學時,我在那個落後的學校是公認的三好學生。
虛心好學、積極進取,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孝敬父母、乖巧懂事,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可愛,是同學們的好朋友;愛看書、善動腦、敢發言,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和父母相處融洽,也總奪了姐姐(父親姐姐的女兒,比我大1歲)的風頭,親戚們也總是玩笑地“將來就靠你養我們啦”“將來肯定能考上清華大學”“我那個兒子(女兒)真是沒用,看看安歌,比他(她)懂事多了”。
可是沒有人能夠懂我的心,我一麵告戒自己要虛心,一麵又安於享受這種“榮耀”。一邊盲目樂觀,一邊隱隱擔心,畢竟我知道自己的情況。
六年級時,我看似已經爬上的那座“頂峰”便在風吹雨打之下越發陡峭與危險了,我卻不得不抓緊那已經鬆動的岩石。
一次考試,我的語文雖然還是考了高分,但我知道裏麵還有“人情分”,老師也看似不動聲色的批評了幾句。
因為那篇閱讀是做過的,是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做的時候“花也需要葉的襯托”一句讓我大受老師讚賞;而第二次,類似的答案,卻沒了當初的心意與詩意,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明白。
我隻知道,六年級後,陪我一起上學的姐姐讀初中了,因此即使還在同一個學校也很難碰上幾麵,唯一的“朋友”,便是那個妹妹了吧。我隻比她一歲。
或許兩個同樣孤獨人更能很快的玩到一起吧,我們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嬉鬧、玩笑;一起學習,一起幻想未來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此吧。
那時總是對老師所的“等你們長大了,才會想起童年是多麼美好”不以為然,總是認為童年一點也不美好,甚至充滿著痛苦,因為我的成績而換來的多數同學間的奉承也讓我對它不屑一顧,但時間不會因為我的不屑而停下腳步。
當時間在指尖成沙,隨風而逝時,我才突然明白,童年果然還是最美好的時光;但當我幡然醒悟時,而童年也進入了主旋律最後的尾聲。
我想,至少讓我為童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吧。於是,我拋棄了那些童年本不該有的憂愁,牽著那雙同樣孤獨的手,一起徜徉在隻有歡樂的世界。
六年級的夏,我們學會了騎自行車。
剛開始時,不知摔了多少次,傷疤也曾造訪多次,還有幾次騎進了路兩邊,還好草木夠深那時候也挺險的,現在想來,卻是忍不住浮起一抹微笑,那破碎的心也是暖暖的。
學會後,我們總是騎著自行車一起去以前看來很遠的鎮上買東西,很多次多是去買書,但更多時候隻是想騎著車去那,也不知道買什麼。現在自然不會再做那樣的看似毫無意義的事,也沒有人再陪我去做了
很快,便要學畢業了,老師給我們班照了畢業照。那張畢業照,即使現在看起來都覺得不完美:因為我是這張照片中唯一一個比剪刀手的人,還是那樣別扭的剪刀手,可卻成了我和他們僅有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