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居(1 / 2)

乾隆三十九年,這一年,宮裏迎來了一件久不見的大喜事,內務府內,太監宮女們來往奔馳,好不熱鬧。原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十五阿哥永琰要在宮裏舉辦大婚。因此大家都愈發勤快,要知道因著乾隆爺的繼後被廢,這時後宮嬪妃中位份最尊者,莫過於就是乾隆爺的令皇貴妃,也就是十五阿哥的生母魏氏。所以不僅阿哥生母尊貴,他又自己爭氣,深得皇上寵愛。大家夥也就格外看中這場婚事。

因著令皇貴妃多年身育,年前著了涼,羸弱的身子便久不見好轉,隻湯藥不離,太醫院的禦醫也時常駐足。用乾隆帝自己的話,便是該好好將養了,所以永琰婚禮的一應事務皆由皇帝親理,既體諒貴妃的病情,又想用喜事衝一衝,太後聽聞,自然也是點頭稱讚!

永琰娶得是正白旗的總管內務府大臣和爾敬額的女兒,喜塔臘氏。令皇貴妃雖在病中,可聽聞如此,亦在永琰探視時感慨:“如今額娘老了,雖為皇帝生了這麼多子嗣,也成了後宮嬪妃之主,可終究還是不如別人的!額娘母家敗落,朝堂之事自然幫不上你,可如今你的福晉也不是出自滿洲大姓貴族的人家,隻怕這以後也得靠你自己了。”永琰感慨,多日未見母親,竟憔悴至此,有些話雖在心上,倒仍是忍了忍,未出口。轉而提及如今要從毓慶宮遷去乾東五所居住,所以瑣事頗多,也就匆忙退出了。

待到永琰準備回毓慶宮的時候,他身邊的太監早已候在令皇貴妃宮門口,見他出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爺,秀曼姑姑讓奴才來傳話,是毓慶宮那邊都已經收拾妥當了,讓爺探訪皇貴妃後,前去東所便是,一幹人等都已去了!”永琰聞言,因心下還未離了對額娘的憂愁,竟有些恍恍惚惚,片刻後才反應過來,隨即點頭:“知道了,現在過去吧!”

乾隆皇帝妃嬪眾多,自然子嗣也繁多,可如除去今成年婚配以及年幼的,便就是外加出嗣旁人和幼時夭折的,宮中子嗣竟所剩無幾。因此,皇帝便將所剩的八阿哥和十一阿哥都遷去了乾隆十一年便動工開土所建的南三所裏。十二阿哥本也預備遷入,但其自生母被廢後,便寡言少語,太後擔憂,所以就養在了慈寧宮。隻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兄弟二人還尚年幼,皇帝便也指派住在了毓慶宮裏,學習居住,又吩咐婉嬪平日裏多加照看。而自乾隆爺登基以來,便將乾西五所升為了重華宮宮殿群。而乾東五所又因所居無人,便也指派了人,收拾打掃出來,頭所至五所改建為:如意館、壽藥房、敬事房、四執庫和古董房。

如今十五阿哥大婚,自然需要找一個獨立安靜的住處。皇上便吩咐了,將原先乾東五所內三所,四所的擺設皆放置在頭所和二所,又命人稍加修繕,內務府添加充實,將頭所給十七阿哥居住,二所賜給十五阿哥,以備大婚所居。

永琰一路隨著太監從六宮走出,至禦花園,將在西南角門入,便到了乾東五所。這太監,是乏和十五阿哥一塊玩鬧大的,不僅伴讀,又是幼年玩伴,自然討得永琰喜歡,因他出生寒微,令皇貴妃當時便出手厚葬了其父母親,自此他也感恩戴德的陪伴著阿哥,阿哥歡喜,便稱呼他為:福瑞!

穿過禦花園西南角門,便見一長街,向北是五個同樣格製的宮門,往南便可看到東六宮的後牆。盡東邊街的盡頭出去便是東一長街。永琰的新房便是這第二所。路過頭所時,他抬頭看了一眼,問身旁的福瑞:“十七弟可住進來了?”身側人緊步上前回他:“十七爺還未搬遷,因著這幾日就快到您大婚的日子了,所以內務府是先緊著這邊忙活的,十七爺那邊,萬歲爺先且不著急”。聞言,永琰便也回頭,繼續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