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娟和爸爸,從BJ的火車站下車,路上逢人便拉著打聽,才磕磕絆絆地,來到了Z大的門口。

阿娟記得那,阿爸放下身上的扁擔,狠狠抹把腦門子上的汗,眯著眼,仔細端詳著學校門口,白底黑字的校牌,接著,再高高地抬起頭,看著正門裏大片花壇後麵,巍然矗立的主教學樓,不住地點著頭道:“我的乖乖,幺妹,啷個地方嘿霸道撒。”

阿娟聽著阿爸的話,笑了笑,她知道自己應該笑的,但她隻是看著那塊牌子,心裏好像,突然下被隻無形的手,把掏空了似的,空落落地,下子沒有了著落。不知道為什麼,她忽然很想哭。

阿娟的家,在S的鄉下。個叫德縣的地方,確切地,是德縣下麵,個叫做大鹽鄉的地方,再確切點,是大鹽鄉政府下麵,個叫做彩鹽村的地方。

彩鹽村,原先出井鹽,打出來的鹽,當地人都叫粗鹽巴。彩鹽村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傳在這裏,曾經打出過三種不同顏色的鹽巴而得名。彩鹽村的村民,祖祖輩輩,大多都是在鹽灶上,汲井燒灶,賣力為生的幫工,當時鹽灶多,出鹽好,彩鹽村的人日子,過得還算富足,可是到了後來,村子慢慢打不出鹽巴了,也就沒人請幫工了,有人就想,到村子外麵去看看,於是村子裏的人,慢慢的少了,能出去找世界的人,都走得離村子遠遠的了,剩下的人,也隻是路過村口時,看眼那些破敗荒廢的鹽灶,然後啐口唾沫,歎口氣,扛著自己的鋤頭,向著更深的山裏走去,在那裏,他們還能靠著那裏的點點莊稼地過活。

阿娟,就出生在這裏。

阿娟和弟弟是龍鳳胎,她已經有了三個姐姐,如果不是因為產婆,及時地把弟弟從媽媽肚子裏推了出來,當時蹲在在門外,捂著腦袋恨老爺不給家裏留後的阿爸,不定已經唉聲歎氣地去祠堂,耷拉著頭向列祖列宗賠罪了。等到阿爸聽到弟弟的第聲啼哭,阿娟在短短的幾分鍾時間裏,就從顆災星,下變成了家裏的福星,阿爸抱過弟弟,狠狠地親了兩口,就急急地奔向祠堂,路上,見到誰都笑得合不攏嘴地道:“祖宗有靈!祖宗有靈!老子有幺兒嘍!”

彩鹽村識字的人很少,念過書的更是寥寥無幾,為了起個好名字,阿爸提著兩條上好的臘豬肉,去找了鄉裏個念過私塾的老先生,老先生收了肉,問了生辰八字,用隻禿筆在張白紙上寫寫畫畫了好久,然後咳嗽聲,左手撚著稀疏的胡須,慢慢道:“月圓之夜,子時降生,龍鳳吉祥之相,陰陽調和之理,此為大吉之兆,女主外,男主內,二者榮華富貴不可限量啊,蘇軾之‘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可保世平安,福祿雙全。”

老先生的番話阿爸聽得是頭霧水,不過最後句好歹是聽懂了,於是就歡喜地地捧著老先生給的這張紙,回到了家裏,從此她叫做了阿娟,嬋娟的娟,弟弟,叫做阿久,長久的久。

阿娟從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剛生下來時,兩個孩子都要吃奶,媽媽奶水少,都給了弟弟,阿娟側著頭,看著弟弟大口地喝著媽媽的奶水,可是,最後塞到她嘴裏的,卻隻是稀稀的苞米糊,開始,她總會大聲地哭著,叫著,撕心裂肺地喊著,可就是把嗓子都哭啞了,也沒有得到她想要的那滴滴溫暖的乳汁。後來,她不哭了,她開始慢慢用自己的嘴,抿著那口口稀稀的苞米糊,因為她好像知道了,無論自己如何哭喊,她能得到的,也就隻有這個稀得不能再稀的糊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