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龐家院(1 / 2)

“哇……哇……哇……哇……”

隨著這聲聲不太響亮高亢的啼哭,一個幼的生命在一九六七丁未年初春的一來到這個世界,龐家院生產隊地處陝南偏遠的一個山村,全隊有農戶二十一家,除卻人數較多且居住集中的龐姓外,還有郭李冉等其它的一些姓氏零零星星的散落其中,但不論怎麼樣的一個情形,整個生產隊百十來口人都知道龐國誌又添人進口了。

年前撿拾的柴火,此時在火塘裏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好似在歡迎著女兒的到來。

這會兒又到了給這個剛出世的新人起名字的時候了。龐國誌其他的三個兒女也滿臉喜氣,尤其是兒子龐宇正瘋狂地在腦海裏搜尋平日裏老師教的東西,好給這個剛降世的妹妹取個有文化的名字,一來可以在家人麵前彰顯自己的學識,二來搞不好父親一開心會給自己一顆糖吃。

此時在家裏一不二的龐國誌見院壩裏雞狗爭食正酣。

“就叫龐鳳吧!”

因為在龐國誌的潛意識裏“鳳”和“分”同音,雖然是一隊之長,實則和普通社員沒什麼兩樣,靠掙公分吃飯,不貪汙不偏向不偷懶堂堂正正!龐國誌心裏想“自己的媳婦看似單薄孱弱,雖然比不上其她的有些媳婦一口氣就能生上七個八個的,但這也還算得過去,這不咕嚕一下老四就出世了嘛,是個帶把的還好些,至少將來有力氣掙工分頂立門戶,本來糧食就緊缺些,卻還要追加一個分食吃的女娃……”

想到這龐國誌幾乎沒有正眼去看似乎絨絨一團的龐鳳,因為他本不喜歡婦女臨盆生產所散發的那種充滿血腥的氣息,亦或者是一隊之長的身份使然,在他撂下“就叫鳳兒”這句話後就轉身離開了火塘回屋睡了。

翌日,清晨九點來鍾的陽光真好,既溫暖又明亮,龐國誌抬頭看,空中除了高懸的那輪耀人眼目的太陽外幾乎沒有一絲雲彩!

以往這個時候自己都和大夥一起下地或播種或收獲幾個時了,作為男人應當多出工多掙點工分盡量不讓家裏的老婆孩子餓著。當時一個健壯的男勞力出工一掙十分工,體力稍弱的男女老幼則會根據其出力程度記上八分、六分、三分等不同級別的工分,到了分糧錢的前幾由隊會計一彙總,工分的多少就是自己能夠拿回家去的多少了。“別賴床!不然是要扣工分的!”龐國誌想到每黑收工時他都要給大家夥交代叮囑的這句話時,不由得加快了自己前行的腳步。

這是一個抱團取火靠掙工分養活家人的年代。生產隊的上一級是大隊,大隊的上一級是公社,這離普通群眾最近的三個行政級別後來被分別改稱為村民組、村委會和鎮政府。如果哪個生產隊的隊長領到公社頒發的獎牌和獎狀,那不但會讓本隊的社員折服,還會受到公社以及大隊幹部的肯定和景仰。

在龐鳳七歲的記憶中,父親龐國誌也就是被人們尊稱的龐隊長依然很能幹,他帶領社員們上山砍山竹、紮掃帚去學校賣幾個碎票(錢),嚐試著燒製瓦坯賣給需要建造房屋的人家,有收益了自然工分的含金量就高些,工分值錢了落在社員頭上的糧錢就自然多了些。俗話“錢壯慫人膽”,那時候龐國誌所帶領的團隊雖早出晚歸卻精神百倍,甚至隊上還用節餘的糧食救濟那些常常掙紮在青黃不接中的人們。

秋意味著豐收,龐家院生產隊收獲最多的要屬苞穀(玉米)了,現在仍然還在殼內躺著的苞穀在公房院壩裏堆成了一座座山。在公房這個集權威與人們太多期望的地方,青一色的鐵灰色瓦片在屋頂層層疊疊的排列著,一道道可以讓雨水順利通過的溝渠筆直堅挺,仿佛在向人們昭示著無盡的神聖和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