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故事往往容易有結局,因為順理成章,卻很難有開始,因為千頭萬緒。總是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總想手撕剝繭,找的故事的源頭,殊不知,這故事卻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許久了。
現在這個時候,隻能用“卑鄙”來形容姚淑雲的行徑,廖啟望搞不清楚狀況,為什麼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姑娘,見麵也是笑容可掬的樣子,連後背看上去都是妖嬈分外,而骨子裏竟是如此不堪,如此猥瑣。在他的字典裏,找不到更貼切的辭藻來形容她,今,姚淑雲讓他徹底無語了。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大學畢業也數月有餘,沒想到這社會大學堂的第一課,竟然被一個比自己兩歲,普通專科畢業的女人給上了,這種恥辱與客戶被搶的挫敗和獎金被奪的窘迫比起來,簡直讓他羞愧難當,地縫兒太,容不下他壯碩的身軀,否則,他就鑽進去了。
“珍惜你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吧,當你們步入社會後,你們會發現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同事之間的那份感情與同學之間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昔日輔導員臨近畢業時的話,還能在耳邊響起,那時候,總覺得他得誇張,現在看來,實踐是檢驗道消息的唯一標準。上大學的時候體會不到話中深意,現在步入社會了,才懂得這社會與大學果真不一樣,可不是爭爭學生會幹部,拚拚獎學金那麼簡單。
五個月前,廖啟望頂著“之驕子”的光環不得不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他還是挺不情願的,為了能在校園裏多當幾年“寵兒”,他還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備戰研究生入學考試。
考研之風盛行,一部分的確是想將所學知識嚼碎吃透,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的,這些人誌向遠大,實力也雄厚,往往碩士不是這些人的終極目標,他們最終想成為站在博士後麵的人,這種誌當存高遠,後下之樂而樂的人在茫茫考研大軍中為極少數,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還有一部分純粹是為了就業,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比起來,含金量總歸要高一塊,同樣是跑步,鞋上帶倆軲轆怎麼也比白球鞋跑得快點兒,“研究”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紙文憑,本科畢業進公司可能就是一職員,而研究生進公司就可能就是一領導,付出不同,區別還是有的。抱著往鞋上裝軲轆想法的人,在考研大軍中比例最為可觀,占據大多數;最後還有一部分,忌憚走入社會,流連大學生活的衣食無憂,美輪美奐,妄圖通過考研,讓自己滯留校園數載,擁有這種學海無涯,情願泛舟海上,死不靠岸的人也不少,懵懵懂懂地混進了浩浩蕩蕩的考研大軍。
廖啟望屬於第三種,一上大四,身邊的同學找工作的找工作,談戀愛的談戀愛,分手的分手,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思前想後,拿起考研英語,溜進了自習室,像模像樣地備考起來。對於這種目的不純,方法不對,過程不詳的“奮鬥”,最終以失敗告終。
考研失利的廖啟望又失去了方向,因為備戰考研,平白錯過了兩次大規模的校園招聘會。找工作和考研往往是魚和熊掌的關係,隻不過,到底哪個是價值連城的黑熊掌,哪個是一文不值的鹹帶魚,隻有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才能揭曉。很明顯,廖啟望選了鹹帶魚,至於招聘會是不是黑熊掌,他已經沒有機會驗證了。直到拿著行李走出寢室的那一,廖啟望也沒能找到一份工作。他安慰自己,沒關係,生活才剛剛開始。
的確,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但全新的生活也有可能是過去生活的延續。
求職不順的陰霾一直揮散不去,人才市場去了N次,總是希冀能在N+1次的時候得到好消息,可結果卻事與願違。廖啟望大學讀的是國際貿易,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超出Y大提檔線整整六十分,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盲從——這是屢次碰壁後,他對自己當年選擇專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