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三月,恰逢今年的清明和上巳節是同一,欽監又測算同日宜起祭蠶,燁帝便隻領了景暘前往東都祭祖,而皇後等留在京中例行先蠶禮。
行禮之前,皇後齋戒三,並著令從祀的四品以上妃嬪與皇室內眷,陪祀的文四品、武三品以上命婦,女官及內侍、宮人等入壇者齋戒一。典儀諸事皆由工部主持,太常寺、太仆寺及內侍局協理。
親蠶日辰時初刻,皇後著常服率內外命婦等乘輿由永裕門出,赴皇城北郊的先蠶壇。至壇內門後入具服殿,盥洗更衣,著禮服登親蠶壇,拜先蠶西陵氏神位,從祀嬪妃、命婦等皆在壇下,行六拜三跪三叩禮。
次日躬桑日,巳時初刻,皇後著龍袍,從桑妃嬪等著蟒袍,乘輿出宮。至先蠶壇少憩,司苑司尚儀奏請皇後采桑,司賓司尚儀引皇後至采桑處。司樂司作采桑歌,皇後右手持鉤,左手持筐,至東畦第一棵桑樹采桑一條,複行至西畦第一棵桑前采桑兩條,然後上觀桑台禦座觀從桑者采桑。鑫貴妃、嘉貴妃、寧妃、景昕與嘉懿各采桑五條,淩芸及諸王臣命婦等采桑九條,另各有蠶婦二人助采。采畢,歌止。皇後回到具服殿,受從桑眾人行六拜三跪三叩禮,乘輿還宮,躬桑禮成。
待到繭成,又擇吉日,皇後複領從祀嬪妃內眷親詣先蠶壇,舉行獻繭繅絲禮。隔日再行治蠶禮,隻待蠶婦將絲繼續繅完,送往尚衣局以供繡製祭服,至此先蠶禮成。
恰是此時,‘花晨月夕’的牡丹開得正勝,因內眷無需參加治蠶禮,淩芸念著凊葳日日在東宮抑鬱慪氣,便命人去請凊葳過來一同賞花,又招呼景昕作陪。細想單請凊葳不妥,淩芸就讓人也給嘉懿、苑嘉還有任藝都送了請帖,許是因為景昕坐鎮,她們竟都賞臉赴約,而任藝還將大病初愈的景琮帶了來。有了孩子,氣氛倒是熱鬧了許多。
出了先蠶壇的內左門,嘉貴妃與皇後玩笑道:“一會兒可得叫典儀把車趕得快些,我還想著去芸丫頭那兒看看牡丹呢。”
皇後淺笑,“你急什麼,這花得開到穀雨之前呢,明日再看也不遲啊。”
“近日春雨綿綿,難得風和日麗,我可怕錯過這賞花的好氣。”
“雨中賞花也別有一番風趣的,隻是,你原不是最不喜牡丹的嗎,怎的今年有了興致?”
“那還不是怪姐姐你啊,竟有這麼一個會侍弄花草的侄女,經她手後,我宮中的玉蘭今年開得最好,可想她把自己宮中的花得養得多麼好啊。”
“這本不是芸兒的能耐,她那養花的手藝皆是從她外公那裏學來的,那花肥的配方可是羲家祖傳下來的秘方,不外傳的。”
“那可是咱們景明撿到寶了呢。”
話音未落,隻瞧著玉妍行色匆匆朝她二人過來,忙不及行禮,急道:“啟稟兩位主子,宮裏剛傳來急報,是阮妃在牡丹堂前意外跌倒,大動胎氣,早產了。”
皇後和嘉貴妃異口同聲道:“孩子呢?”
“母子平安,隻是阮妃落紅時,正被三殿下撞見了,殿下因此受到了好大的驚嚇,當場昏迷不醒。”
聞言,皇後恍惚,向後踉蹌,嘉貴妃忙伸手扶住她,憂心道:“他可是最見不得這個的。”
——————我是正文分割線——————
(先蠶禮參考《清史稿》)
生僻字讀音(熟悉的字也僅在此明):阮(音同軟);恪(音同刻)純公主景昕(音同心);凊(音同慶)葳(音同微);凊荼(音同塗);羲(音同曦);景暘(音同陽);苑(音同願)嘉;景琮(音同從);嘉懿(音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