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芸隨口納悶道:“你在我背後怎麼就知道是那個扣子”話一半,淩芸才回過味來,轉身抬手,作勢朝景明打去,“好呀!你居然敢”景明連連退步,引得淩芸緊追過來,“你給我站住!”
眼角餘光恰落在外屋的人影上,於是景明故意停在門口,又輕而易舉的將淩芸收入懷中,滿眼寵溺的注視著她的明眸,不懷好意道:“攪了我的好夢,你是不是該賠給我點兒什麼?”著便伸手捧上她那嬌滴滴的臉蛋,低頭吻上她粉嫩的唇。
淩芸被景明唬的連連眨眼,隱約聽著有急匆匆的腳步聲,驚得她想要奮力掙脫開景明,奈何她被束縛得太緊,隻得強別過臉,逃離景明給的沉湎。
可一回過頭又瞧外頭並沒有人,淩芸覺得自己是做賊心虛,怯怯的,下意識的咬了下嘴唇,卻聽到景明在耳邊呢喃道:“她被氣走了。”
淩芸一怔,惱道:“你又耍我”猛一轉過頭,景明的臉近在咫尺,唇瓣無意的貼在他的嘴角,興師問罪的氣焰轉瞬便煙消雲散,隻那心裏又不爭氣的忐忑起來。
“芸姐姐,你和三哥好了沒啊?”
乍的聽到似乎熟悉又有點陌生的男子聲音,淩芸方才回過神,景明也鬆開手,讓淩芸離開自己的懷抱,可卻看他臉上漸漸浮現詭異的笑容,兩眼直視前方。
淩芸也沒心思合計景明,忙伸手理了理鬆散的長發,試圖想讓它們看起來是平順的,緩緩轉過身,緊張的望向外屋,隻看一七尺男兒側身麵向北立在正堂裏,兩手交叉扣在胸前,左手裏還拿了一柄寶劍,劍鏜上刻著玄武靈獸。
男子緩緩轉過身,突然咧嘴一笑,“可是該叫姐姐‘三嫂’了呢。”著便朝淩芸拱手作揖。
待看清了那俊朗英氣的臉龐,淩芸驚喜道:“日成,你怎麼來了?你不是去滇州隨軍了嗎?”
景明上前,對淩芸介紹道:“這是我五弟,景晟。”
淩芸詫異,“不是,日成,你不是姓林嗎?”
景明反問淩芸,偷笑道:“可知惠娘娘母家姓甚?”
林日成,昔日寧州玄武軍幽部少將阮淩君的副官參將,深諳兵法,武藝超群,十歲時便能以一敵十,以其機敏智謀,曾多次協助淩君解西北之危,並救過阮戎歆的命。淩君還朝後,他便隨其舅父林霜去往滇州駐守西南邊境。
淩芸與日成,那是不打不相識。淩芸從不信是日成這毛頭子在箭雨裏救回阮戎歆的性命,每至軍中,必要跟日成切磋較量一番,而每次的結果自然都是淩芸敗下陣來,可淩芸卻是越戰越勇,後來武藝精進了不,還與日成結下了姊弟情誼。
五年光陰,瞬息萬變,從前與淩君形影不離的聰穎少年,再不是那個追著淩芸嬉笑打鬧的林日成,如今幾經磨練,蛻變成為威武兒郎,清澈的眼中多了淩厲,稚嫩的臉龐沉澱了滄桑。
日成,晟。景晟。
終於知道日成的過人之處源自哪裏了,少年時的燁帝便如他這般異於常人的聰慧,果真是之驕子,賦異稟。
而今,昔日的義弟,竟成了自己的叔,讓淩芸又喜又驚,可又有點哭笑不得。
看佀氏笑盈盈的給景晟夾菜,淩芸轉眼又看羲氏也是那般含笑相對,忍不住抱怨道:“外婆,娘,你們是不是事先都知道啊?”
哪知景晟朝她咧嘴一笑,“姐姐以為呢?”
緊接著便聽景明接話道:“哎,叫嫂子!”著惹得飯桌上的人都忍俊不禁,捂嘴偷笑。
淩芸不甘心,又問羲瑤:“三姐也早知道?”
看羲瑤點了點頭,又聽景晟在那邊解釋道:“姐姐不知,當年我母妃,正是時任安城知府的羲嶽大人從襄城舉薦入宮的,而三姐先前的婚事,也是我母妃為報昔日之恩,特托我舅舅的媒,隻可惜,越家少爺沒那好福氣。”
羲瑤勉強一笑,“殿下笑了,原是我不配的。”
也沒心思理羲瑤高不高興,淩芸努了努嘴,“我怎麼進宮那麼久就從來沒見景晟,”抬手用筷子朝桌上離她最近的那道翡翠三絲戳去,隨口嘟囔道:“是不是我不嫁給景明,就一輩子都不知道你是他弟弟啊?”著夾了菜塞到嘴裏,轉瞬就變了臉色,抬手便捂住嘴,吭嘰道:“誰把薑當青筍切絲啦?”引得大家又是一陣哄笑。
看淩芸低頭作勢,景明抬手按住她那隻捂嘴的手,揚臉道:“不許吐!”看淩芸朝他瞪眼,他便又補了一句,“那麼大的薑絲可是你自己夾的,怪不得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