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白露為霜 三(1 / 1)

“啊?”

淩芸蓮心同時驚訝一聲,見狀,蓮心主動將淩芸懷裏的衣服都抱在自己懷裏,丟在圓桌上,之後迅速逃離事發現場。

淩芸心裏開始忐忑,“你瘋了吧,好好的跟我去襄城幹什麼?”正著,極不自然的回手將紫檀盒子放到梳妝台上,順勢坐在鏡子前,打開抽屜,假模假式的整理東西,“我隻是去看看老祖宗而已,你跟著添什麼亂?”

景明一臉無辜,“我怕你跑了。”

“我往哪跑啊?老祖宗好了,我年前就回來了,若是不好,最多”話到此處,淩芸心慌不已,蹙眉哽咽,“我也就是把老祖宗送走了,左右喪期一過,我就回來。”

“不行,太久了。”

透過鏡子反看景明堅定不移的樣子,嗔道:“哎呀,你怎麼跟個孩子似的,”淩芸著實是有些惱了,“我不管,我是什麼都得回去的,但你,不可以!”

“為什麼?”

看景明那一臉無辜的樣子,淩芸頓時火氣上頭,拍案轉身而起,詫異道:“我還想知道你為什麼呢?你剛剛有機會入朝,用心在政務上,父皇母後都很高興,好不容易出息了,你這要跟我一起回去,叫朝臣旁人如何看你,又如何想我?”

景明一副極其失落的模樣,很是不情願的答言,“哦,那我去叫父皇收回成命好了。”

貌似自己的態度過了些,淩芸近前,伸手摸了摸景明的臉龐,哄道:“聽話,乖乖在家,跟著博士們好好學,我很快就回來。”

看景明翻著白眼轉身,卻又恍惚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哎,你等等!”淩芸急忙叫住正往外走的景明,“哎不是,你剛才什麼?”

看著淩芸完全狀況之外,景明呲牙大笑,“被騙了吧!”

瞧著景明撒歡在眼前蹦蹦噠噠的,淩芸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父皇恩準的嗎?”

“是,陛下恩準了。”

聽到玉娟這麼,景昕笑著翻了翻手裏的卷宗,仔細的閱讀著關於羲家的曆代族譜和史實記載。

“羲氏一族為華夏宗室嫡係族人,為前朝遺珠後裔,前朝滅亡後由舊皇都署京遷都北上,棲居在大靖分配的屬地,定居襄城,以華夏族的“華夏”二字作為宗室的署名。

老祖宗陰氏為大靖顯貴陰氏之後,聖祖皇帝以和親之舉安定華夏之邦,將其指婚於華夏族長羲昌,成就了大靖與華夏的秦晉之好。

陰氏聰敏貌美,深得羲昌喜愛,以致羲昌在華夏宗室立下規矩,華夏族內屬民行一夫一妻製,違者滅門。

陰氏相繼為羲昌誕育兩男兩女,但羲昌福薄,在一次參與圍剿亂軍的時候,深入敵後雪山,恰逢隆冬之季,大軍糧草不足又遭叛軍伏擊,全軍最終喪命於山中,而陰氏當時隻有三十歲。陰氏獨自一人撫養幼子,勤儉持家,憑借自己的堅韌意誌,保全了整個羲家。

長子羲庭娶妻後分家出戶,陰氏跟隨兒羲膺留在舊宅生活,長女羲原遠嫁順州巡撫佟家,次女羲雁下嫁晉山的總督印家。現今長子、長女皆已經病逝,兒又無所成就,娶妻門第不高卻蠻橫跋扈,侍候老人不周,長房長孫羲岑念著祖母年邁,便於十年前將陰氏迎回如今的羲氏府邸,讓她安享晚年。

羲家宅邸主事者為陰氏的兒媳佀氏,乃大靖奉恩公佀金銘的三女,十八歲下嫁給長子羲庭,生養四子一女。由於舊時世道艱難,羲庭長年累月在外經商不利,導致盈餘不足,拖欠外債,無奈之下,佀氏獨自一人依靠自己的手藝,裁製華夏特有的民俗服裝,養家糊口,將五個孩子順利撫養成人。如今長子羲岑為族長,執掌華夏宗室大權,主持大局;次子羲嶽在朝為官從政,為襄城的總督;三子羲岩和四子羲巍承繼父業經商,四子皆在襄城,唯獨女羲娥和親大靖遠嫁靖城。

羲家長房四子各育有一女,獨長子另有一子一孫,而陰氏的兒子卻隻有一子一女,子嗣單薄。

如今的羲家長房家業殷實,家庭和睦,而且陰氏已過鮐背之年,已經是五世同堂,甚是罕見,為四鄰所尊崇。”

“不愧是寧妃的陪嫁丫頭,玉嫻這文筆真心了得,能在百年間形成的族譜和紀實中提煉精華,言簡意賅,一目了然,可想紫微宮裏,除了她,還真無人能當得起尚書局尚侍一職。”合上卷宗,景昕轉念問道:“事辦得如何?”

正在一旁倒水的玉娟,一邊給景昕送上茶水一邊道:“奴婢按照你的吩咐向蓮心致謝,感念她幫奴婢轉送賬本,起先她是不承認的,後來奴婢一提殿下,她才肯放下戒心,可見她很受用的。”

景昕輕抿了一口茶,不禁笑靨如花,“羲家這偏安一隅的修行,真是羨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