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妙琪走在幽靜的上學路上。自打好不容易考上重點高中,米妙琪變得更沉默了。米妙琪是那種不起眼的女生,短發,圓臉,身材瘦瘦的,走起路來像是風都可以把她吹跑。她的臉色不白,也不黑,偏於黃色,由於正值青春年少,所以長相也並不難看。細看,還有幾分清秀。青春年少就是天然最好的化妝品。
米妙琪的衣著是樸素的,這來源於她媽一貫的節儉作風。米妙琪的媽這種吝嗇的作風,不用說多半是農村人,其實真是農村人。家裏受窮,小時候經常吃不飽,挖野菜,夜半三更去偷偷撿別人家地裏剩下的花生、玉米、地瓜,想著法兒子把肚子填跑,吃下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米妙琪的媽因此就形成了特別特別仔細的金錢觀。她媽的手收錢時像強力吸塵器,要她媽花錢,就像從螞蟻肚裏往外抽一粒花生米一樣。米妙琪的媽如此仔細,連下鍋的米粒都是數得清的,她媽煮的飯,高度有多少厘米呢?8厘米左右,米妙琪心裏估摸著就是這個高度吧。米妙琪的媽,身邊圍著米妙琪這個老大,下邊還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一家人就吃著這8厘米高的米飯。米妙琪的媽對金錢特別敏感,可對孩子的饑飽卻遲鈍得很,她媽覺得,這8厘米的飯足夠她和三個小崽子吃了,她沒有看到,米妙琪越長越大,她的胃也在擴大。米妙琪心裏的那份尷尬使米妙琪的手不敢放量盛飯,她一鏟子下去,接近三分之一的飯就沒了。所以她憋著一絲失望和一點點她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憤怒,隻盛了小半碗飯,剩下的太少的話,弟妹們還得吃,她不能不管不顧隻顧自己的溫飽。至少,米妙琪是懂得禮讓和要臉麵的,她怎麼能指責她媽,她怎麼能隻顧自己吃的飽,而不管妹妹和媽呢?所以,米妙琪的人生價值觀使她選擇了:就這麼半饑半飽吧。
米妙琪在吃飯的時候不開心,吃不飽的生理問題,也許是間接導致她心裏不開心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米妙琪是個乖孩子。米妙琪很乖,從她記事起,這就是她獲得讚揚和肯定的一個重要的法寶。每一次的誇獎和讚揚----主要來自米妙琪她爸,都讓米妙琪獲得肯定。米妙琪省心,從小就特別省事,米妙琪的爸媽說,米妙琪不要哭啊,米妙琪就能憋住眼淚。米妙琪的爸爸說,米妙琪,充開水的時候,瓶塞一定要放到開水瓶的旁邊,不能塞得太緊,米妙琪記得牢牢的,不像隔壁同學王大民,吊兒郎當,充個開水瓶總是要麼不記得蓋上塞子,要麼塞得太緊,開水瓶因此爆掉過好幾次。米妙琪每當聽到這個誇獎,就特別得意,有一種成就感。她見過王大民因為不乖、不聽話,被他老爸吊在樹上打,有時候米妙琪想,怎麼也想不明白?王大民怎麼那麼傻?米妙琪相信爸媽說得都是對的,就是真理,米妙琪不願意多想。也從不曾多想。米妙琪聽到她爸半句話就能捉摸出爸的意思和言外之意。米妙琪的爸說,米妙琪,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
米妙琪的領悟力是驚人的。
米妙琪嚴格按照老師說的想,按照老師說得做,這事兒有那麼難麼?因為老師和爸媽都把道理講得那麼細了,隻需要照做不就得了,這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兒啊。老師講,同學們,你們上課要認真聽講,下課要抓緊做作業,考試時一定要檢查一遍再交卷。米妙琪上課認真聽講,一動不動。米妙琪的眼睛盯得那麼緊,睜得那麼大,那麼關注老師,她要看到老師的心裏了。她可以看出老師的厭煩和歡喜,透過老師的表情摸清老師的心思。米妙琪是個認真的好孩子。到後來,米妙琪簡直變成老師的一個分身了,她能覺察到哪個同學是老師的新寵,哪個同學是老師最厭惡的。米妙琪的行為就活脫脫是老師的一個化身了。米妙琪置身於同學之中,就把老師的好惡也毫不走樣地延展開來。一千次裏有一次米妙琪會被老師瞪一眼,或者被指責做得不好,這時米妙琪的心情緊張難受得無以複加,但她一貫以靜製動,爭取表現更好,把這些不快幾乎全遺忘光了。
比如,有一次體育課,體育老師教同學們做廣播操體側運動,老師突然說,有位同學啊,他的體側運動手就像和別人再見,說著老師滑稽地把手的一擺,“白白”,老師說了幾遍,米妙琪也跟著同學們吃吃笑起來。突然老師把米妙琪指出來,“說你呢,你還笑呢”,米妙琪的動作被糾正了好幾次後,至今,米妙琪的體操動作做得最到位,體側運動尤為規範。但米妙琪當時沒有反思,米妙琪還小,還沒有自我。
米妙琪嚴格地執行著家族、學校的規矩,米妙琪成績很好,無論在家還是在校,都特別開心、特別自信,特別滿意這一切順風順水的生活。
可是,唯有一件事,米妙琪心裏是悄悄不能接受的。那就是----王大民。
米妙琪喜歡的男生是王大民,她覺得王大民長得和她爸很像。她尤其愛看王大民的後腦勺,每次做操,米妙琪看著王大民就覺得是家人的感覺。王大民,小眼睛,特別頑皮,成績不好,還經常挨揍。米妙琪覺得,王大民也喜歡她。不知道為什麼,米妙琪確信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