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逍遙遊(1 / 2)

七年後的今,山村依舊平靜,村眾嫋嫋白煙升起,有人高興有人失落的重複著新的一,他們或是捕魚或是狩獵,仍然是每周一次到三十公裏之外的集市上兌換家中所需,隻是如今每次捕獵的收獲都會給浮橋村的私塾老師留有一分。

大周王朝立國之時,經曆數百年的戰亂,人口遞減,對於治世的人才需求更是加劇,然這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決定,即使開科解決的問題也寥寥無幾。因此另各州府建立學堂,不以盈利為目的,學堂日常花銷可由州府立賬統計並上報至皇庭,政令剛實施之時,假賬之事並不少見,可當皇庭將假賬證據拋到每一位州府處,一場軒然大波引動,足足數萬人被殺,甚至若幹府主罷免降責,各州府方才知曉大周王國對教育的重視性。

但州府下設各郡城是在太多,而每一個郡城又設有數十個縣邑。因此最初的啟蒙教學由縣邑下的各鄉鎮獨自完成,費用如實上報縣邑即可。浮橋村歸屬鹹陽郡鄰水邑同附近的村落聯合在一起在鄉鎮中備案後,找到了一名老秀才,這老秀才考了十五年的院試,卻屢試不中,第十六年時終於通過,卻也年近花甲,心灰意冷之下便起育人之心,但他那履曆如何能打動富裕村落孩子的父母,因此最終落戶到浮橋村相鄰村落處做啟蒙教學,倒也不差。

禾杞與月霜自幼生活在縣邑中,家庭富足,又豈願耽誤她們的幼子,遂出錢請村長出麵到縣邑中單獨備案,另請高明的私塾老師前來,隻是為避免過於漏財,才要求村長在村中另行籌資,一番辛苦下來,終於請了一位年輕私塾老師前來,於今年初剛剛通過院試,獲得秀才身份,答應每周連續兩前來授課解惑,來回費用由浮橋村負責,主要就是馬車費用。

“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千字文》涵蓋文、地理、自然、社會、曆史等多方麵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是古代大商王朝首輔周興嗣借書聖王逸少真跡中亙古流傳的千字彙編而成,周興嗣更是借此領悟洞虛境界,在大商王朝的曆史上留下濃重筆墨。

私塾老師典澗尤為喜愛澄淵和竇鯤,竇鯤聰明伶俐,幼年時便懂禮貌,貪玩卻知自律,平日學習也能舉一反三,而澄淵堅韌,執著追求。更是將自身讀書經驗傾囊以授,典澗出身平凡,原隻是為那俸銀,想不到浮橋村竟有可造之材,將每周兩改為每周三。

典澗拿起手中文卷,作為莊修聖人的文章《逍遙遊》,典澗最是喜愛此篇,警尺拍在桌木上,朗聲念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不時間斷停頓,一一講解,偶爾會讓澄淵和竇鯤回答一些問題。未及一篇文章講完,已過兩個時辰,典澗舉起茶盞,潤潤喉嚨,便讓孩童自行朗讀,不時糾正一下發音。

“典師,極北之地便是冥海嗎?那裏真的存在鯤、鵬嗎?母親稱我為鵬兒,便是北冥的鯤鵬嗎?”話的正是竇鵬,在不停的朗讀與糾錯之下,他明白了意思,自是首先提問尋求解答。

“不錯,你名字的緣由便是北冥鯤鵬,至於北極之地,典籍上雖有記載,可大都敘之不詳,遮遮掩掩,雖有人到過北冥,可卻無真實的目見,這個問題老師也沒法回答”,典澗微微歎氣,古人有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他自負讀萬卷書猶如探囊取物,可萬裏路就並非常人所能辦到,需要修煉之人,且具備不弱的修為,平常武林中人,根本無法走出一洲之地,更何談北冥。大周王朝並沒有削弱民智,焚書毀籍,是以有些見解之人都知修煉之事,他雖非軟弱書生,可也不懂修煉之法,更是沒有踏出過鹹陽郡,如何回答。思慮片刻,典澗對坐下的孩童嚴肅道:“希望有一,你們可以到達北冥,目睹那鯤鵬之變,方才不虛此生”

“既然如此,那我一定要去親眼目睹鯤鵬之變。”竇鯤低頭鏗鏘道,好似想起某事,道:“當年,同澄淵一同前往!”

典澗笑了笑,不做聲,少年有誌氣畢竟是極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