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大結局 1(1 / 3)

楊修寧端起茶盞啜了一口,順便還賞了他一個白眼。

“皇甫逸不肯,寧王不是還等著在嗎?”

被拆穿了心思,皇帝訕訕的摸了摸鼻子,就算他與皇甫逸都不肯坐這帝位,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寧王。

若是寧王登基,隻怕不會有他們母子三人的活路,便是為了小命著想他也隻能勉為其難的守著這位子了。

原本還不覺得可自從聽了笑笑那丫頭一席話,還真覺得這當皇帝就是一項苦差事。

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那是一點不誇張。

說皇帝富有四海,可是卻常常為錢愁的睡不著覺。

若想國泰民安,那必定要讓鄰國不敢輕易來犯,兵多將良才能威懾四夷,可要廣招兵甲那就不隻一點點的錢,不說兵器甲胄,就是糧草軍響也能掏空國庫。

若是年年風調雨順還好,若是趕上個天災,賑災要錢不說,災後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減免稅賦是必須的,又會少一大筆收入。

說皇帝金口玉言,可卻讓當皇帝的但凡說一句話都要思慮再三,便是偶爾興致來了想說笑都不成,若是被當了真,到最後可能打的是自己的臉。

而所謂的權勢通天那又如何,不是還有言官史官整天盯著你,便是看誰不順眼想處置一個人,還得拿了個罪證確鑿,不然會被說成昏君。

若說為了清史留名,可反觀自己看過的史書,曆朝曆代能被人記住的帝王,若不是開國明君,便是開疆拓土的馬上帝王。

這麼想想當皇帝還不如做個尋常的富家翁,銀錢不缺,閑暇約三五好友品酒論詩,或登望遠,豈不快哉。

隻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命還在的基礎之上,若是命都沒了,想再多也沒用。

皇甫睿無奈的歎了口氣,又不得不認命。

楊修寧瞧他那樣子,卻心不出半分同情,生在帝王家一切都已是注定的,他既然改變不了,那隻能盡力。

皇甫睿將那萬民書扔進一邊的火盆中,傾刻間那一紙豔紅便變成了飛灰。

坐在龍案後,皇甫睿托著額頭看著對麵的人,問道,“你媳婦究竟是想做什麼?”

若不是杜奉天突然病倒,他何至於幾天之內就變成人人喊打的昏君了。

還有那南方瘟疫的事,子虛烏有的事也能傳得和真的一樣。

若不是他知道蘇培然就在宮裏,他都懷疑南邊是不是真的爆發瘟疫了。

楊修寧原不想說,但瞧著皇甫睿那眼巴巴的似乎不從自己這裏知曉答案就不罷休的樣子,隻好放下手中的茶盞。

正了正色道,“笑笑覺得嶽母當年應不是單純的因為生產過世,她想借機查查,順便在去接老爺子前,幫你把毒瘤撥了。”

皇甫睿臉色古怪的看了楊修寧一眼,好想說,謝謝啊!

但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誰讓這人小心眼的緊,若是自己真說了,說不定能被他記一筆。

不過說到杜笑竹的生母護國長公主,皇帝還是立馬擺正了態度。

“笑笑可是有什麼線索?”

“沒有,不過笑笑在外麵的時候曾遭遇過追殺,殺手是從京城過去的,而她當初會流落到人販子手中似乎也另有隱情。”

楊修寧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知道的事情,而這事杜笑竹本來就想自己查,並不願意別人插手。

皇甫睿聽他這麼說大概也猜到點杜笑竹是什麼意思,但仍是追問道,“笑笑可有懷疑的人?”

對於杜笑竹的懷疑,楊修寧剛開始也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但自從進了杜府後,杜夫人的態度卻讓覺得十分奇怪。

直覺杜府似乎藏著很多秘密,特別是那個防守森嚴的院子。

這一查之下,卻真的讓他查出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初杜笑竹淪落到人販子手中竟是杜夫人的手筆。

而目的竟然是為了保她一條命,可沒想到陰錯陽差之下這人卻被他買了回去,甚到還差點丟了命。

當初,若非他買下杜笑竹,隻怕她會隨人販子一起流浪,然後在某個地方偶遇杜相,再被帶回京城。

這事,他也不好和皇甫睿說,畢竟杜笑竹懷疑之人便與杜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便是最終真相大白,這事也還是他們關起門來自己處理的好,不宜讓他這個當皇帝的插手。

就在楊修寧和皇帝閑話家常的時候,杜笑竹也沒閑著,在杜老夫人住進相國寺的當夜,杜笑竹亦帶著人摸上了山。

有天智這個神棍接應,她做起事來到是得心應手。

不過一個時辰功夫,除了杜老夫人貼身的幾個護衛,守在外圍的人已經全部被替換了個幹淨。

而這廂萬事俱備,便隻欠冬風了,隻是這陣冬風如今還躺在杜府,卻要再等上一陣了。

這廂事了,杜笑竹又連夜下山,次日巳時一過,宮中便傳來聖諭,敕令杜奉天出京休養,杜夫人與太醫隨行,杜府中一幹人等皆由太醫診脈,確無不適者可留在京中,但無事不可出府。

聖旨一下,萬民山呼萬歲。

杜夫人院中一幹人等,包括柳姨娘一並上了馬車,連同杜奉天與杜夫人那輛車共十餘輛馬車浩浩蕩蕩從乾元門出京。

隻是原本奉旨

出京應當不會遭遇什麼阻攔才是,然他們這一輛顯然沒那麼順利,不僅僅馬車查了個底朝天,就連車頂差點都沒給掀了。

杜笑竹窩在錦榻上,摸著杜若竹氣鼓鼓、肉乎乎的小臉,眼中夾著笑意。

當年護國大長公主便是以她出痘為名將太後母子三人藏於車頂之上送出京城。

如今,隻怕寧王早已知曉宮中那位太後是假的,而正巧這個時候皇帝敕令杜奉天出京養病,怎麼能不讓人懷疑其動機。

若是杜奉天一人出京,身邊多是小廝護衛,將太後藏入其中不易,但若杜夫人隨行,身邊嬤嬤、丫頭、管事娘子就坐了好幾車,他們又怎麼可能不防。

原本皇帝和靖王都是至孝之人,有太後在手他們二人少不得要投鼠忌器,可沒想到這緊要關頭,身在深宮的太後竟然說不見就不見了,寧王差點沒氣的捶胸頓足。

而杜奉天出行的隊伍中更是不見絲毫蛛絲馬跡。

若說太後憑白無故消失的事與杜笑竹無關,打死他也不信。

但這個時候回頭已經來不及了。

當夜子時當過,原本靜悄悄的京城突然一片沸騰之聲,不知從那冒出來的一隊人馬迅速控製京城四座城門。

寧王率兩萬眾,由朱雀大街直入玄武門進入皇宮。

然這場熱熱鬧鬧開場的大戲,卻在天還沒亮之際便已經落下了帷幕。

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寧王自始至終覺得自己有放手一博的機會,可他想不明白為什麼等著他的卻是自投羅網。

直到楊修寧和靖寧候一同出現在他眼前,他才明白原來,那老狐狸早知道那個被送回到他身邊的兒子是假的,而他也早已找到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卻還一直裝作不知情,一心疼愛身邊這個假貨,隻為了等自己上勾。

“難怪,難怪,本王輸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