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相清秀俊俏,又是張少峰的助理,每代表公司出席各種場合,國內也算個不的名人。
更有一些腐眼看人基的家夥,暗自給他們倆組P,要不是張少峰身邊的女人沒斷過,搞基的新聞早就滿飛了。
門口苦等的各國媒體,見到這種特殊動靜,哪裏肯放過,紛紛湊上前去采訪詢問。
李進充分發揮了前職業保險經理的不要臉的特殊能力,高舉自拍杆,厚著臉皮,假裝很熟問道:“周助理,這是什麼東西?”
這台設備長寬高各兩米左右,呈現半透明形狀,就像個超大型的鴕鳥蛋,重量不是很重,因為六個成年男性就可以抬得起來。
得到張少峰的授權,周也沒隱瞞,直截了當:“這是我們公司研發的新產品。”
眾人聞言一片嘩然,一時間照相聲與閃光燈絡繹不絕,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給這台古怪的機器拍照記錄。
“周助理,這是設備有什麼作用?”
“周助理,這是護眼滴的相關產品嗎?”
各國媒體記者又是一通詢問。
這次周沒有回應他們,指揮著人,將收集好的塑料袋、飲料瓶子、各種工業垃圾,通通倒入設備頂端的入口處。
與其自己得花亂墜,還不如給人們看看降解王的效果。
實際上從那些塑料垃圾倒入設備裏麵就有不少人猜出,這台設備的作用是什麼。
塑料降解麼?
這些記者已經猜出來了,頓時沒了多少興趣。
環保這一話題從1世紀開始,就成為世界各大發達國家的重中之重,而關於塑料降解,也不是什麼新奇的技術的。
隻不過塑料這種東西,就像BUG一樣存在,生產容易,降解卻非常困難。
不能無法降解,隻是耗費的成本與時間,還不如重新生產一批,所以才一直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所有人懷著疑惑的時候,周給這台設備通上了電,記者們下意識的退後幾步。
正常人都知道,塑料這種材料,無論是分解還是降解,都會伴隨著一種對人體有害的惡臭氣體。
而他們作為各國記者行業中的翹楚,怎麼可能不會不知道這點知識。
當設備通上電,發出一陣陣嗡嗡的響聲,什麼味道都沒有散發出來,機器底部一個漏鬥形狀的出口就緩緩出現許多黑色顆粒狀的東西。
半透明的玻璃罩子,可以清晰的看到裏麵堆滿的塑料垃圾,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層一層的下降。
這麼特哪是降解,分明就是過濾啊!
無需等待,一倒下去立竿見影。
而且無色無味,先不論降解出來的是原材料,還是什麼古怪東西。
光是這效率,就足以震撼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