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將軍查雲騎(1 / 2)

三人到了查府,通了姓名。此時查雲騎正在書房看著一封書信沉思,聽是皇上欽點的副將馬貞馬大人的公子求見,忙迎了客室。馬玉一一引見畢,各個落座,上了茶,不免又要客套一番。查將軍聽郭義將情況一一完,也是一臉吃驚。查雲騎道:“各位辛苦,明日奏對,我一定將此事報給聖上。”三人告辭之後,查雲騎回到書房,再次打開那份書信,隻見上麵寫著:匈奴欲戰,先襲範龍城,查十三。話六年前,匈奴人直破邊關,奇跡般繞過朝廷各個兵團,直抵京師,逼得朝廷連年納貢和親,當時皇帝就秘密交給查雲騎一個任務,要向匈奴人那裏安插釘子,再不能被別人打到家門口時,還是一個瞎子聾子。後來查雲騎秘密向匈奴那裏派了幾撥釘子,共有七人,卻因種族差異,難以取得匈奴人信任,這七個人如石沉大海,多年來再無音訊,查雲騎想應該是全折了。可就在不久前,查雲騎突然就收到這樣一封信。當時查雲騎為事情機密,事前有意將七人錯開,他們互不認識,也無聯係,取暗稱也把數字隔開,以查老大,查老三,這樣向下排列,這查十三正是自己派出的最後一人。隻是對於這封書信,查雲騎久久拿不準主意,這個查十三的稱謂的確隻有自己知道,可查十三會不會叛變呢?這會不會是匈奴人的調虎離山之計?範龍城地勢險惡,山嶺環繞,路窄而崎嶇,不利於騎兵進軍,匈奴人從沒有攻打範龍城進軍中原的先例。也正因如此,範龍城雖有守軍,確較為鬆懈,若是遭遇匈奴人奇襲,數日之內,必破。剛剛馬玉所的情報,查雲騎早已有所察覺,但這會不會是匈奴人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呢?麵對錯雜縱橫的時局,這個征戰沙場十數年的將軍陷入沉思。

第二日,在內廷,皇帝賜宴,大臣長孫雲龍作陪,各自禮畢,皇帝開口言道:“雲騎,戎馬不易,邊塞艱苦,朕又十分念你,特招你來,一路奔波勞頓,辛苦我的大將軍了,朕敬你一杯。”查雲騎忙跪倒在地,言道:“臣蒙皇上恩,食國家俸祿,居有府邸,行有豪車,雖馬革裹屍,難報皇恩浩蕩。又勞皇上掛念,已是實屬不該,這杯酒,臣更是萬死不敢,請皇上恕臣抗旨不遵之罪。”皇帝看著這位大將軍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暗暗高興,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又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雲騎,快快起來,你我君臣,萬不可如此生分,這是私宴,你是我的近臣,話不要像奏對一般。這杯酒,就由長孫大人替朕敬你吧。”查雲騎起身回座,長孫雲龍端起酒杯,言道:“查將軍為國守邊辛苦,老夫代皇上敬你一杯。”查雲騎道:“長孫大人操勞國事,勞苦功高,這杯酒,也是敬您。”後又禮樂歌舞,自是不提。

賜完宴,皇帝等人移步禦花園,退去一旁侍衛太監。皇帝問:“雲騎,你可知朕招你火速進京所為何事?”

查雲騎道:“臣不敢妄加猜測,隻是聽旁人言,和公主和親之事有關。”

長孫雲龍笑道:“查將軍真是聰明過人,皇上召你,正為此事。”

查雲騎在一旁曬笑,明眼人都會猜到皇帝召他進京用意,但皇帝既然問他可否猜到,臣子自然是不可妄自揣摸聖意,可長孫雲龍偏偏要揭開這層遮羞布。

皇帝好像沒聽到他們的對話一般,言道:“公主和親,關係國家體麵,朕想把這件事交給你來辦,不知你有什麼意見?”

查雲騎道:“此事關係重大,但臣得知,自打過了冬,邊境市場上,匈奴商人一直在收購鹽鐵、糧食,黑市匈奴馬漲價甚高,以此看來,匈奴人正在備戰。昨日馬大人之子馬玉帶一邊境商人來見臣,據那邊境商,有一個匈奴商人告訴他,匈奴人要以公主為人質,第一戰就是域關。近日我又得到一份密報,匈奴人第一仗會是範龍城。

兩份情報,臣拿不準主意,請皇上聖裁。另外,匈奴如此凶險,公主要不要出嫁?”

匈奴人正在備戰,皇帝已有耳聞,域關是中原門戶,第一仗在域關也是意料之內,至於範龍城,確是在意料之外,可正是意料之外的事,才正是凶險之事。皇帝言道:“範龍城是凶險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卻也是最易疏漏之處,朕今日就擬旨,再向範龍城疏運糧草兵馬,加強戒備,這個口子,萬萬開不得。域關年年都是重兵把守,能不能守住,隻好聽由命了。至於公主和親之事,雲騎,你有何見地?”到公主和親,這是把自己女兒向火坑裏推的事,皇帝實不願。

查雲騎道:“皇上,公主和親之事之前,臣先要下之勢。臣守關多年,知那匈奴大漢已老邁,不複當年之勇,達吉爾雖詭計多端,確還沒有繼位,手裏權力不穩,達吉爾叔父匈奴二汗的部落又壯大許多,匈奴整體來看是壯大了,可他們權力不統一,之間必然矛盾重重,其實戰力是消弱了。而我朝多年來休養生息,國力大增,雖不足與匈奴抗衡,但匈奴人想吃掉我們,絕非輕而易舉之事而朝廷如今年年向匈奴納貢,匈奴人豐衣足食,生活安逸,絕大多數匈奴人是不願再受戰亂之苦。現在最願打仗的是達吉爾,一起戰事,他就可借機消除異己,統一權力。最不願打仗的就是匈奴二汗,若無戰事,他就可繼續發展自己的勢力,匈奴大漢一死,他就可以和達吉爾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