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榮任務(1 / 1)

唐太宗年間,長安城人煙鼎盛,夜市燈火輝煌,照紅整個城棒,皇城內外,不僅食邑萬戶,甚至在市區的外國街,聚集了無數慕名而來的異域使者,他們或是經商的販,或是傳教的使徒,各種文化交融,這一切的盛況還要歸功於英明神武的當朝子,唐太宗李世民,不可否認,人們正漸漸忘卻皇宮爭鬥,開始對聖上歌功頌德,溢美之餘,人們紛紛在門前貼上門神,為聖上祈福,確切的是排憂解難,當然,這隻是民間傳聞,是不是因為李世民弑兄奪位而良心難安,也不得而知。不過,當今朝廷體恤愛民,是不爭的事實,此刻的皇城,又有二道密旨發出,直奔去處。此刻的任何人都無法明白這倆個決定的意義,就連揣測聖意,敢於直諫的魏長史也陷入了沉思,魏征喃喃自語,今夜文曲星河璀璨,我大唐要出現文化盛世為期不遠矣。此刻的魏府一如往常,魏夫人侯氏步入內堂,手上端著一碗參湯,侯氏心中略喜,大人心有喜事,想必朝堂之上得聖上隆恩。魏征微微一笑,任何事都蠻不過夫人。魏征長疏一口氣,聖上已經看了我的奏折,我大唐要想威福四方,還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澱,如今百姓還飽受瘟疫之苦,思想還需沐浴教化,朝廷需要有所行動。

第一個聖旨的發去的地方是長安城外的普華寺,這座寺廟香火極旺,聖上也曾數次登臨,捐修幾番。遠遠望去,普渡寺依山而建,山色空蒙,似乎有仙氣環繞。走進院裏,正中心的是佛家始祖達摩老祖,此刻的達摩殿燭光泛色,清靜無為。正中心的站著的是太監曹文,不知曹公公到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方丈慧遠以及眾弟子從偏院疾步而來,曹文打開聖旨,高聲念道:朕自繼位以來,國泰民安,百姓教化,吾知樹有根,水有源,故賜通關文牒一張,聖牌一枚,準弟子法印一路西行,求取真經,大化眾生,聖旨到時,明日啟程,欽此。慧遠施禮言謝,送曹公公出寺,回頭在正殿佇立,此刻的慧遠內心起伏,達摩祖師在上,弟子已經年邁,將不久於人世,慧遠資質平庸,難堪大任,願佛祖保佑法印此次西行,不辱使命,阿彌陀佛。慧遠心裏祈禱,不覺法印從偏院步入大堂,法印平視師父,發覺慧遠師父神色甚歡,法印立身站定,微微施禮,弟子法印,見過師父。慧遠法師屏退左右,手執燭台,步出正門,法印會意,尾隨而出。二人借著燭火和月光走到了後院,此刻的別院清幽蕭瑟,微風扶過,莎莎而鳴,慧遠立定,回頭問法印,法印,你可知這月光和燭火。法印思忖再三,弟子愚昧,二者有光,可以探路。慧遠遙望星河,到,我年幼失去雙親,孤苦伶仃,遁入空門已經60載,幸的空禪師父收養,為師研讀佛經,忘卻塵世苦難,如今年世已高,更不為自身謀劃,然為師有一憾。法印頓悟,佛可普渡眾生,師父欲弘揚佛法,大化眾生,月光微遠,失戀萬物,我為燭火,照亮星漢。慧遠將手中燭台遞給法印,翩然而去,一切都是定數,阿彌陀佛。法印在背後施禮,目送師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