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籌劃聯盟 五(1 / 3)

第二,公主荷在王子捷一行的陪同下在田州城內遊覽,正值田州城的圩日,街上熱鬧非凡,從各處前來趕街的人流絡繹不絕。公主荷難得領略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興趣盎然,像個孩不停地問著旁人,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尤其是遇到外族人民,著裝打扮異樣,更是令她充滿好奇。公主荷的丫鬟美玉是一個十足的吃貨,所到之處必定要伸手一番,手拿著,嘴裏塞著,眼睛盯著,若無旁人,眼中隻有街邊美食。

“兄長,這是何物?”公主從街邊的一個老人的背簍中拿出一個黑色的硬殼之物。

王子捷微微一笑:“這就讓我們庸兄來介紹了。”

“公主,這東西叫核桃,是我家鄉的特產。”庸問道。

“額,我在西甌從未見過,這有何用處?”公主荷問道。

“這核桃,俗稱‘長生果’,有固精強腰、潤腸通便的功效,破殼即可食用,是我們平日裏一些休閑食品罷了。”庸道。

“額,那我試試。”公主荷從背簍裏取出了一個核桃,放在手心,合著雙手試圖將其壓碎,卻怎麼使力也壓不破,他對著庸:“這怎麼才能弄碎啊。”

嗬嗬,庸笑了笑,:“公主,看來您挑到硬殼的核桃了。”

“額,這核桃還分硬殼和軟殼的?”公主荷問道。

“是的,一般的核桃都是軟殼的,常人用手一捏即碎,但是這硬殼核桃啊,用錘子敲打都難以打破。”庸道。

“那我要如何區分呢?”公主荷問道。

“那可就難了,就看賣家有沒有誠信,不真話了。”庸著笑了笑。

田州城並不大,一條街一望到底,一邊是幽江河畔,河道常年受到江水的衝刷,攜帶著上遊的泥沙,在田州一段形成大大的三角洲及江中孤島,成為了野鳥的堂。另一邊是開闊的田野,稻田一望無際,東西走向伸向遠方。

王子捷一行來到田州城外的一個古廟裏遊玩,這個廟宇坐落於幽江一處孤島上,須坐船才能進入。廟宇的院子裏長有一顆大榕樹,占據一島半壁,遠遠望去十分醒目,廟裏有一些修道的摩公、羋雅守護,許多人都來到這裏燒香拜神、算卜祈福。

“這是什麼地方?”公主荷問道。

“這個是我們駱越國人們經常來的地方,每逢佳節之日,人們就偕同家人一起乘船上岸前來祈福。”王子捷回答。

“額,那我也去求一卦。”公主荷道。

“我也去。”美玉道。

進到廟裏,公主荷與美玉迫不及待走進廟堂裏,兩人神情嚴肅地在一旁認真聽著羋雅解卦。

“這一卦是桃花之喜。”一位老羋雅道。

“真的?”公主荷半信半疑地問道。

羋雅微微笑,沒有回答。

“既然問卦就不要問真假”也在一旁問卦的民眾道。

“對不起了。”公主荷趕緊道歉道。

羋雅始終微笑如故。

“公主,桃花之喜哦。”美玉在一旁道。

“你,多事!”公主荷道。

王子捷與庸在門外等候著公主荷與美玉,兩人閑聊著。

“庸兄,這邊的事情就麻煩你了。”王子捷。

“王子,你就放心去吧,這裏有我打點,你路上心。”庸。

他們的對話被公主荷聽到了。

“兄長,您要去何處?”公主荷一臉不高興地問道。

“額,公主,怎麼了?問到什麼卦了?”王子捷轉身過來對公主荷。

“好卦。”美玉上前道。

“額,也不要太在心這些了,信則有,不信則無。”王子捷。

“我問兄長,您準備去哪裏?”公主荷繼續問道。

“額,是這樣的,明早我可能就不能陪公主您了,準備到我阿媽的忌日了,我得去西州一趟,以前都是阿婆去辦這事,現在老了走不動了,隻能我去了。”王子捷道。

“我也去。”公主荷,表情顯得極為迫切。

“啊!這…”王子捷和在場的人都愣住了。

“怎麼了?”公主荷堅定的眼神望著王子捷。

王子捷一下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旁人看在眼裏,心裏十分清楚公主心中所想。

“公主,西州這一路上得翻山越嶺,路途遙遠,要不您就在田州這邊等候王子捷好了。”庸。

“我我不介意呢?”公主荷道。美玉在一旁傻傻地看著,一聲不更,心裏尋思著公主荷哪來的勇氣。

這下可犯難了,庸心中也迷糊著,不敢過多言語,所有人都把注目力投到了王子捷的身上。王子捷表麵上裝作鎮定,其實心裏緊張不已,現場空氣好像凝聚了一樣,時間也仿佛停滯了。

“公主不介意的話就一同前往吧。”王子捷話音剛落,美玉就在一旁手舞足蹈地大叫起來。

庸在一旁看著會心一笑,王子捷也笑了。

此時公主荷更是無法言喻了,她強壓住心中的喜悅,但是這一份激動之情猶山塘之水,又遇到大雨之夜,遲早是要越壩而出,水漫金山的。

第二清晨,濃霧濛濛,王子捷與公主荷以及一些隨從從田州城出發,經過百塞城,而後沿著馱娘江沿著一路向西,向西州城方向走去。

這一路上雖然艱辛,但是公主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具體的憧憬是什麼樣子,也許隻有她自己知道了。她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而美玉卻像是上刀山下火海,痛苦的表情伴隨著一路的埋言怨語。經曆了兩的長途跋涉,終於進入西州境內,地形也略顯平緩,開始出現一片片開闊的田野。此時正值夏季,田裏都種著水稻,綠油油的禾苗隨著夏風搖擺,那一片墨綠猶如海浪一層一層從近處傳遞到遠方。

王子捷和公主荷一行人騎著馬,行走在這田埂上,青色的禾苗已沒過馬腳,一行人好像漂浮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之上。

就在此時,遠處的田間傳出來一曲輕快的歌聲,是一群正在田間戲耍的女孩所唱。

紮寧紮,紮寧莫。

你莫飛上,

莫要去很遠,

就在咱壯家,

待在田裏邊。

紮寧紮,紮寧莫。

你莫飛上,

莫要去很遠,

就在咱壯鄉,

遊在田裏邊。

嘿呀嘿,你莫飛上,

嘿呀嘿,莫要去很遠。

就在咱壯鄉,

遊在田裏邊,遊在田裏邊,

嘿喲嘿,莫要去很遠,

嘿喲嘿,就在咱壯鄉,

嘿喲嘿,遊—在—田—裏—邊,

紮寧紮!

呼…呼…

附譯:紮寧紮,紮寧莫,壯語音譯,意為:水母雞啊水母雞。紮,壯語譯音,是一種田間水蟲,俗稱“水母雞”,“水蜘蛛”或是“水姑娘”。“水母雞”是一種指甲般大、身體呈橢圓形的黑色甲蟲,它們生活在稻田裏和水塘中,善浮水、會爬行、能飛翔,壯鄉孩子們總喜歡捉來捧在手裏嬉戲玩耍,並邊玩耍邊吟唱這首流傳久遠的童謠,以此來抒發他們真幼稚的情感,寄托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願望。這首歌是筆者十分喜歡的一首民謠,流行與雲南文山、廣南、麻栗地區,歌曲曲調歡快,令人心情愉悅,回味無窮,如果讀者有興趣聽原汁原味的歌曲,可在網上搜索“水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