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回顧一下這段故事,回顧一下關於這兩個孩子,峰峰和艾肯的創建思緒。
這是兩個有趣的孩子,家庭貧困,缺乏親情,我是相對正常家庭。缺乏父母又或是完整的被渴望的關愛,兩個少年以最稚嫩的想法尋找他們所渴望的東西—家,可以與生俱來他們就不該擁有,但可憐的他們以為他們擁有。
當我憐憫他們的時候,我就不得不去讓他們過的好一些,也就是去尋找他們幸福的一麵,比如他們堅如磐石的友誼,勝過血脈的依賴,又比如幫助過他們的善良的人們,多麼溫暖。還有一些不足,可我卻找不到原因,或許是筆下其父母身上不經流露出的關愛吧,應該是本能的,這讓我不得不去接觸這兩個可憐的家庭,最終以憐憫的心思,我開始記述他們的故事。
在他們踏上尋找父親的章節,當峰峰“我們走吧”我想麵臨而來的是我的心緒也一起走了,是的,行動迅速,像一段冒險故事的開始,但不是這樣的,那兩個純真的孩子並沒有麵對冒險的足夠準備,他們不具備基本的物資能力,更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他們看來“好吧,我們必須這麼做,最少可以告別以前的困惑”簡單來,做這個決定並非有選擇的,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
想象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早晨,每一個繁星點綴的夜晚,在這片土地上,那兩個孤單的身影,會冷,又也許挨著餓,還會受到驅趕,想到這裏我會念叨,“夠了,為什麼是這麼淒慘的命運,對於文章中的他們我也許能創造的更幸福點”但這就像一葉舟,麵對大海無能為力,就像孩子麵對的這個雜亂的世界,他們什麼也不懂。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更懂得如何劃動那頁舟,使之不易沉船,但我不想把經曆借用給他們,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孩子。
此故事獻給每一個準備迎接孩子的家庭,獻給每一個為人父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