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讀者的話(1 / 1)

不知覺間,寫網文已經有了四個年頭,四年間,兜兜轉轉,走走停停,有憂悲,也有歡樂。感謝眾位讀者一如既往的支持。

記憶最為清晰的是第一本書《騙****在新浪發表,寫到一半,新浪書城關閉了,當時的心情,好似赤身在雪地裏,又澆了盆冷水。

第二本書是《水滸別講》,講一些關於水滸傳中平常不被人注意的細節,與《水滸傳》結緣,還是在大學期間,因為笨,尋思著笨鳥先飛,大二便開始構思畢業論文,苦思未果,想不到一個好的題目。後來大三閑暇之時翻看《水滸傳》,想著,不行就寫水滸吧。

寫水滸寫什麼呢?上知網一搜,該寫的都被人寫了,唯獨佛學方麵還是有一些空白,於是便找了許多佛經來看,鬥膽開了先河,希望拋磚引玉。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八千字,最後洋洋灑灑寫了兩萬餘字,差點收不住,老師:“行了,別寫了,再寫就成碩士論文了。”

答辯時,博士老先生問我:“論文找不出缺點,我也多次看水滸傳,隻是不明白為什麼魯智深和武鬆同樣都是殺人放火,最後還能修得正果?”

那時年少輕狂,我回到:“第一:明清時期市民宗教興起,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第二:作者不懂佛學,水滸傳中有很多佛學常識的錯誤,作者隻知道放下屠刀就能成佛。”又補充了很多例子,老先生聽了我的回答,感到很滿意,:“年輕人,論文寫完了就把佛學放一放吧。”但拿起容易,放下太難了,結緣容易,斷緣最難。

《水滸別講》,因為自身原因,選擇提前完本,但是到現在還是會不定期更新。

寫第三本書《父親的情人們》,開更前,夢到一隻麒麟在空中飛舞,最後變成了石頭,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寫這本書的時候,會時常回憶時候的事,感到很快樂,不由感歎韶華易逝,不知覺間已經快要到了而立之年。

《武人林衝傳》是我的第四本書,林衝,水滸傳中的悲劇英雄典型,有著太多與常人重合的地方,最初接觸林衝,是在電視劇,看到宋江為了前程,放走了高球,林衝氣的吐血,看到這情節,不由潸然淚下,那時便對林衝有了較深的印象。後來看了書,心中抑鬱之情難以言表,想著將他的故事總結成書,也便於此故事讓更多人知曉。

我本布衣,家族累代為農,理應荷鋤南山,歸耕田畝,奈何心如浮萍,身不由己,屢屢奪誌。

寒冬漸至,氣寒冷,對窗獨坐,心事重重。

願此刻熟睡的你們有個好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