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南鏡兵敗(1 / 2)

四百多年前金古王朝內憂外患,各地豪族世家紛紛割據。

北境豪強王氏家族乘機而起,兩代族長,二十年之間橫掃王朝內外,一統江山,建立授王朝。

四百多年後授王朝新帝王澤登機,但新帝年幼無權,其母王劉氏無力攝政,八大輔臣勾心鬥角,貪戀權柄錢財,民不聊生。北境之外汗國聯盟不斷滋擾邊境,南鏡爆發農民起義,蔓延全鏡,建立政權,亦想對抗王朝,東西兩鏡亦是不穩,開國世家蠢蠢欲動。

授曆四百一十三年春,八大輔臣之一齊雲奉命南下平亂,點兵十萬。劉玉正是這一次點兵被從西鏡調進平亂大軍南下。這一次的點兵也讓他劉玉改變了原本平白無奇的一生。

劉玉世代為官,祖上也是跟著北鏡王氏開國的世家。因為開國有功被封到西鏡城,奈何得罪當時權臣,家道日漸中落,到了劉玉這一代,隻能在西鏡混個一旗旗長,帶個百十兵勇駐守一城,這次南下點兵,劉玉也是拖了關係使了銀子,想建立軍功中興家道。

南下平亂大軍由中鏡出發,一月有餘行進到南鏡。南鏡多山林,正是雨季,道路崎嶇難行,齊雲挾十萬兵威和先進火器連克六城,當即請功朝廷。劉玉所在旗隊也因有功受賞,大軍駐紮山城等候封賞再進攻。

這一日,大雨連綿,劉玉巡查自己的旗隊營地。“劉大人,這幫亂民也沒有戰鬥力啊,我們短短十就已經連克六城,南鏡原來守衛都是吃什麼的,讓亂民一通暴揍接管城鎮了。”一個在劉玉旗隊十年的老兵問到。大雨打在劉玉臉上,劉玉隻是微微皺眉應到:“老梁頭,十六城,你見到像樣的抵抗了嗎,亂民的火器軍都沒看到,有的火器也就是火器開始時的老家夥,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槍了,裝填麻煩,我們一個衝鋒他還沒裝好,別看十六城好像很大的軍功一樣,人家有能力在南鏡起義割據就不是吃幹飯的,南鏡原來守軍不多,先進火器槍也夠裝備一萬的大軍了,現在這一萬條的火器槍還沒看到呢,我們平亂大軍也就隻有兩萬條火器槍而已,他們據守城市,我們也是難搞了。”老梁頭笑笑不話,旁邊的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接茬到“我的好大人啊,你就別管他亂民火器槍有多少了,齊大人已經請功了,聽大人也在受尚名單,看來我們旗隊也有銀子發了”劉玉這時候摸了摸臉上的雨水,嘴角微微上揚,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回到:“但願如此,好好當差吧。”

此時的中鏡皇都中,燈火通明,年幼的新帝王澤坐在書房的龍椅上看著站在下方的七位輔臣,為首的輔臣袁弘治拿著齊雲的捷報到:“聖上,齊雲不挾聖上之威繼續平亂,反而因為十六城區區之功竟然要賞,還推卻因為南鏡雨季不宜冒進,應鞏固現有戰果,在山城駐軍不前,實在是可恥,他應該知道現在國庫空虛,應當速戰速決,為王朝省銀子,賞是不賞,請聖上定奪。”王澤抬頭看了另外幾位輔臣,隻見他們低頭不語,也是知道了這事他們可能早就通好氣了,也是不語,沉默略久後問到:“齊相十六城也是有功,袁相所也是有理,這,這,這讓朕如何定奪?齊相請功表已經送上來了,不賞怕傷了前線將士士氣,若賞的話,十萬大軍也是不少銀子。”君臣八人沉默半注香的時間後,袁弘治回頭看看另外輔臣,大家各自點頭,開口回到:“聖上所言極是,微臣認為有功應賞,但是國庫確實空虛,可以先行下旨讓齊雲繼續進攻亂民,官爵嘉賞也可一並下旨,但是銀錢賞賜可以少撥發,可下旨班師再補發。”王澤聽到後點頭應到:“朕累了,袁相代朕擬旨吧。”

五後旨到大軍中帳,齊雲拿著聖旨氣的直哆嗦,心裏想到,一幫老家夥,看我十六城怕我功勞太大,又怕我吃了賞賜,就給我這一點點的銀錢,讓我不能克扣,真是可惡。當即召集各營主官來大帳進行封賞,商討下麵進軍事宜。

隔午後,封賞已經分發到各兵勇手中,劉玉加官一階,從旗旗長到大旗長,但因戰事未消要等到班師才能落實。又過兩日,大軍拔營繼續南攻,隻是雨季不便行軍作戰,加之開始遇到有組織的反抗,十日不過推進五十裏,才攻下兩城,大軍已經有了顯著傷亡,因為一個大旗旗長陣亡,劉玉增補大旗旗長。又過十日,雨季依然進行,大軍已經疲憊不堪,雨水已經使得火藥受潮,先進的火器槍已經不能靈活使用,大軍開始進入冷兵器時代,越往南部挺進越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