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盡是劉郎去後栽(1 / 2)

日月凝其形,山水聚精神。

看著眼前的這些小孩,徐亦山腦海裏突然地就浮現出了這麼一句。

而四海門的幾人,這個時候,則再次地回想青雲之路裏關於凝氣散的具體描述。

“不管根骨如何之劣,不管領悟如何之差,不管修行如何之怠,隻要服用了這個凝氣散,就必在十年之內,凝氣大成,然後破入通脈。”

“而如果根骨不錯,領悟不錯,修行不錯,三年之內,有望通脈。”

以前,他們真的是無法想象。

隻覺得這描述太荒謬也太不可思議了。

他們不認為青雲之路裏的描述是假,但無論如何,他們無法將這段描述與現實聯係起來。

不管根骨如何之劣?

不管領悟如何之差?

不管修行如何之怠?

那豈不是不管什麼人,隻要走了大運,得到了一粒這樣的凝氣散,以後甚至連修煉都不用,隻要天天吃過睡睡過吃,也必定可以成為通脈境的修士?

而且,還必定在十年之內!

甚至隻要稍微不那麼糟糕一點點,就能把這個時間提前!

最多,提前到三年之內?

嗬嗬。

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東西!

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如果這都行,那勤奮專心的修行,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對這段關於凝氣散的記載,某種意義來說,他們其實是“敬而遠之”的,不敢信其無,更無法信其有,於是“存而不論”。

但這時,看著場中的這十個小孩,四海門的幾人心中俱都沉默下來。

其實,已經不需要驗證了。

隻是看著這些孩子現在的形神氣質,他們就已全都無條件地認可了其中的記載。

都不用談以後的修行。

隻現在的形象,這十個孩子就已經把他們往日的那些小夥伴們遠遠地拋在身後,使得兩者之間,看起來,再也不是一類人!

而且,根本不是什麼尋常的不同而已。

是真真正正的天壤之別!

此者是美玉。

彼者……

最多也就是頑石!甚至,土坷朽木。

但,今日之前,他們原本是一樣的!或者也有優劣之別,然而總體還是伯仲之間!

今天以後,他們的命運,應該是截然不同了吧?

不!

沒有應該!

就是截然不同!

這一點,已經可以早早地確定!

古懷民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陣悲哀。

按理說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驕子,不管是最初從家族中脫穎而出,還是後來成為偌大一個四海門的門主,並且還深得門內上下信服,這些都足以證明他的天資、才能俱都非凡。

是讓其他不知多少人仰望的人物。

但現在,古懷民站在頑石、土坷、朽木的立場上,為許多小孩子,感到悲哀。

今天下場,參與比試的一共有五十二個孩子。

除去此時眼前的這十個之外,那四十二個,已經被各家遣人送回去了,就是四海門的幾個,也都是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那些孩子,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失去了怎樣的一場機緣?

他們當然是不知道的。

就算之後知道一星半點,以他們此時的年紀,也多半以為隻是沒得到一份很好吃的果脯而已。

但他們終究會長大的。

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五十年後……

那個時候,這四十二個孩子再回想起今日……

古懷民心中的悲哀其實隻是淡淡,不至於什麼痛到無法呼吸之類,但這淡淡卻無法消解,也無法驅除。

微微側頭,古懷民向著大廳外看去。

今晚的天氣還是很好的,月雖半彎,星卻燦爛,星光與月光一起灑下光輝,讓夜色並不十分地黯淡。

但這終究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