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機會很難嗎?”許廣陵側首問許同輝。
“少爺,一般人沒有機會的。”許同輝說著,“就是世家子弟,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修行,隻有八品世家往上,才可能修行的人多一些。”
許廣陵微微點頭。
大通鋪裏,除了一個睡熟的人,其他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
就連一個躺在鋪上佯睡的人,也悄悄地挪了挪身子。
應答完許廣陵的話,許同輝伸手很是好脾氣地拍了拍蹲跪大漢的肩膀,“夥計,你倒是挺不錯的,不過剛才這小孩說的對,你已經過了修行的年紀,現在就算有人教你,也晚了,晚了很多。”
這大漢的頭垂了下來,眼中躁動的神采也一下子黯淡。
但他似乎還保留著最後的一點希望,還執拗地望著許廣陵,似乎在等著他的回答。
“回吧,回你鋪上去吧!”許同輝說道。
這大漢轉了下方向,對著許同輝一拜,然後又轉對許廣陵,拜伏著不起身。
似乎這少年的話,對他來說,才是最後的裁決。
而這裁決很快就來了,“老哥,你的年紀確實是很大了。”
一句話,讓大漢眼中黯淡的神采完全消失。
“老哥,你是做什麼的?”許廣陵問著。
聽到這問話,這大漢又猛然抬起頭來,“回少爺,我就是在那邊碼頭上找點事做!”
“在碼頭做事,能住客棧?能住得起客棧?”許同輝一邊問道。
他看出少爺對這大漢似是有點興趣,雖然不知道那興趣從何而來,但還是很正常地開始了盤問。
“回大人的話,雖然苦力我也做,但我能算帳,我是個算帳的!”這大漢說著,他的神情還是失落,但這話裏有一種隱藏著的小自豪。
“你識過字?會算學?”許廣陵問。
“少爺,我沒識過字,也沒學過算,但我就是會!”大漢說著,神情既垮又振。
垮大概是因為不識字沒學算。
振大概則是這種情況下,還能算帳?
“哦?那我考考你。”
“一個獵人上山打獵,獵了些野雞還有野兔,數頭三十五,數足九十四,他一共是獵了多少隻野雞,多少隻野兔?”
這是原原本本的《孫子算經》裏的問題,許廣陵連數字都沒有改。
x+y=35
4x+2y=94
對前世的小學生來說,這是很簡單的問題。
但如果完全沒有學過算學,就隻能靠笨方法來硬數了。——數字不大,還是可以數的。
《孫子算經》裏的這個數字安排,其實也可以說是有深意的,不太小,不至於讓人一看就知,也不太大,不至於讓不會的人完全算不出來。
以大漢之前記憶和複原的能力來看,這根本難不到他。
聽了這個問題後,許同輝和這個大漢同時閉上了眼睛。
還有那個三兒也閉上了眼睛,嘴裏還在小聲嘀咕著。
不止這三個人,整個大通鋪裏,似乎都起了一陣無聲的騷動。
大概三息後,三兒還在嘀咕著,許同輝和這大漢也幾乎是同時又睜開了眼睛。
“少爺,我算出來了,野雞二十三隻,野兔十二隻。”大漢說道。
6093/47153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