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行(2 / 2)

真實到憑藉“以心轉身”的原理,你就可以用心來撬動身;然後再憑藉“以身轉心”的原理,你用身來撬動心。

如此循環,不斷反複。

這不是戴著鐐銬跳舞,而就是戴著鐐銬走路,蹣跚地走路。

每一步,你能跨出的距離都很小,因為被鐐銬限製住了。

但隻要你堅持邁步,哪怕再蹣跚,也能前行。——這是最重要的!可以“前行”!

而隨著不斷地前行,這鐐銬間的間距也會越來越大。

它永遠都不會消失和崩潰,但隨著間距的越來越大,它對你的限製,其實,也將越來越小,小到,理論上它存在著,確實存在著,而實際上……

如同並不存在。

那個時候,大抵就是“神”的層次吧。

可以無中生有,可以有化為無,可以接近真正地隨“心”所欲。

心之所想,即為真實。

一根火柴,你想著它燃燒,它並不會燃燒。

但其實,當你的目光落上去的時候,它的溫度確實在上升。——隻是這個上升的幅度極其微量,遠遠達不到燃燒的界點而已。

它之所以不能燃燒,因為你是人而不是神。

而你們之間的差別,並不是本質。

並不是!

你們差的,隻是體量而已。

當你一步步地向前,無須拐彎,無須繞道,前方,某個站點,那就叫做“神”。

若是隻從理論來說,這是一個很令人心生鼓舞的消息。

然而實際上,又很難。

難在身心本是一個係統。

不論“以身轉心”,還是“以心轉身”,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

那就是當你想轉的時候,如果以身轉心,你的身要比心高一點點,如果以心轉身,你的心要比身高一點點。

但它們正常情況下,是平衡的,是無有高下的。

你想轉,就必須打破這平衡!

靠自己,不能打破,要靠外力!

想以心轉身,怎麼打破兩者間的平衡,先一步把心提高?

看書,接觸別人的知識智慧。

處事,接觸各個溝溝坎坎,從溝溝坎坎中,得到各種有益的反饋。

又或者哪怕,你隻是出去轉一轉,生活在一個城市,卻從來都是幾點一線,那你到這個城市的郊外走一走,坐上一路你從來沒坐過的公交,一路到達底站。(按,隻是舉列,請勿隨意實施)

然後不靠手機不靠地圖,也不靠回轉的公交,尋找你回家的路。

如此這般,等你回來,不管是對這個城市還是對你自己,都會有一個新的認識的。

這還隻是一個城市中,而世界之大,大到每一個不同的地方和角落,都有不同的寶箱放在那裏,等著你去開啟。

“心”,就這樣為之改變。

回到修行的層麵。

如果一個人想象自己是一個聖人,那無疑會因為想象得不到落實而成為虛妄。

在世俗的認識中,這就是一個瘋子。

但如果他隻是想象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健康,更強大,隻要在身或心上輔以小小的提升,那他確實就會比昨天的自己更健康更強大。

如此這般,一天天,超凡入聖。

這是什麼?

這就是“修行”。

修行不單純地屬於修者,而是屬於每一個生靈。

把尺度放開去,從一個人的身上放到所有人類的身上,從所有人類的身上放到所有生靈的身上,在時間的長河中,在光陰的版圖上,生靈,都在修行著。

當你背起生活的重負,對自己說,“我必須要行”的時候,你在修行。

當你忍受苦痛,當你跨越絕望,當你走上巔峰,當你複從巔峰無可奈何地平滑下行又或斷崖式下跌……

這些,都是修行。

無數的“碎片式”修行成果,被意外或並不意外地保留下來,累積在生命的核心中。

一代代地,向後承繼。

從而推動生靈,越走越高。

這是整個生靈世界的大修行。

6093/47180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