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陵的表述在不緊不慢地繼續:
“宋高宗最終的選擇是,不戰,而南宋後來的結果是,滅亡。萬裏河山,盡落敵手。”
“這個選擇是對是錯?”
“在評論對錯之前,不妨再看另一個例子。”
“靖康之變,三百年後,曆史來到了明朝。一個和靖康之變極為相似的例子發生了,土木之變!在這場變故中,英宗被蒙古所俘。”
“另一個‘宋高宗’,代宗繼位。”
“君臣齊心,戰略北方,最終,在積極戰鬥中,蒙古方被迫釋放英宗。”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而現在的問題是,土有二王,一山,有了二虎。”
“於是接下來,必然是二虎相爭。”
“七年後,奪門之變發生,英宗複位,代宗被廢,被幽禁,並很快逝世或被逝世,然後被諡號曰‘戾’。”
許廣陵淡淡說著。
“宋高宗不戰,於是榮華及終。”
“明代宗戰,於是身死魂滅,死後還被重重地踏上了一腳。也所以,最終他是明代宗而不是明高宗。”
“這就是選擇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
“所以,戰,還是不戰,這真的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嚴峻到,關乎性命,關乎生死。”
許廣陵淡淡說著。
二老很平靜。
陳致和看起來很平靜。
“身為國之主宰,居然希望河山落於敵手而不思收複,甚至對欲收複者痛下狠手,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一分析內在原因,就很簡單很明白了。”
“癌症為何而產生?”
終於進入了正題,陳致和精神一振。
“其具體的原因或許很多端,很複雜,但當癌症發生之後,人體內的情況卻是大同小異的,那就是敵情肆虐,河山破碎。”
“這個時候,就涉及到一個很根本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作為身體主宰的‘我’,是什麼想法?這個想法,將直接決定體內三軍的動靜。”
“是堅決抵抗,還是心灰意懶?是堅信己方一定會取得戰爭的勝利,還是將決定權下放,自己得過且過?”
“醫學界目前還無法深入到人的主觀意誌對身體的戰鬥體係及免疫係統具體有多大的影響,是什麼樣的一種影響,但有影響卻是肯定的。而我個人認為或者說相信,這種影響是根本的,也是決定性的。”
許廣陵說到這裏,略頓了頓,然後道:
“假若我是國之主宰,麵對國之將亡的局麵。”
“首先,我會堅定自己的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要戰鬥到底。就算最終戰敗,也必要一寸河山一寸血。想要取我的河山,很簡單,拿血來換,拿命來換。我方哪怕還隻剩最後一卒,也必是拿著刀劍與敵偕死的卒。”
許廣陵平平淡淡說著,語氣中無半點激昂,但是其內裏的鏗鏘與決絕之意,卻是讓陳致和心中一凜,然後便是震撼。
蓋因此時在他的感覺中,之前給了他極為矛盾感覺的小師弟,此時仿佛轉身一變,真的變成了那個麵對國之將亡局麵的“國之主宰”。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這便是正名。”
“也是正心。”
“心正則意誠,意誠則神凝,神凝則身定。如此,身心的一切抵抗力量,都會被團結起來,凝成一股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