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許廣陵的這個想法卻是受到了兩位老人的一致鄙視,然後就是給他科普。
敢情在上古時候,“金”本來就不是指黃金,而是指黃銅,又或者說青銅,也有段時間代指一切金屬的,總之什麼都好,就是不代表黃金。但在這個根本的否定之後,兩位老人卻又給許廣陵指出了一個可能。
那就是,銅會生鏽,鐵會生鏽,但黃金不會,所以,若為了慎重或者說長久起見,是有可能隻用黃金來代替“金”的。
而對於一個王者來說,有這種動機,也有這種實力。
因此,“埋金鎮之”,假如這事確實發生過,那在地下所埋的金,固然有可能是其它金屬,但也確實有可能是黃金!
這回馬槍……
許廣陵聽得也是無語了。
金屬被排除之後,接下來就是木料。
那霧氣本來就是由樹木生發出來的,所以其和木料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和金屬一樣,是一種冰冷且拒絕的關係,幾十種木料一一試過,沒有一種木料拒絕那霧氣。
但許廣陵也發現了,不拒絕固然是不拒絕,但在這不拒絕的總體情況下,卻也還是有著親疏的。
材質越輕的木料,越容易被霧氣滲透,但其能容納的霧氣總量也越少。
換個說法,金屬是這霧氣的絕緣體,所以若單純想收集這霧氣的話,用任何一種金屬做成個罐子來裝就是了,比如說煤氣罐就行。
但許廣陵隻能略微引導這霧氣,卻並不能壓縮這霧氣,所以用金屬罐來裝這種行為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能裝得太少太少太少,少到基本約等於零。
但如果把霧氣引導向木料中。
小小的一截木料,就能承載很多的霧氣。
木料越重,滲透得越困難,但承載得也越多。
但當許廣陵把實驗目標向著重木傾斜的時候,卻又出現了另一種情況,那就是這些灌注著霧氣的重木在釋放霧氣的時候,卻要麼速度過快,要麼性質過猛,而且是不均勻的那種,總之,給兩位老人帶來的體驗感,很差。
所以問題變得稍微複雜起來。
最終,在幾十種木料中,許廣陵初步選出了幾種,桃木,鬆木,楠木,紫檀木,鐵力木。
但這幾種木料,都各有其缺點。
或者說,它們都並不是很完美的承載和釋放那霧氣的媒介。
得出了這個結論之後,於是,兩位老人又給許廣陵找來到大量的玉石種類,這一次,最終卻隻篩選出了一種,玉,而且是羊脂玉,它既具有良好的承載性,又具有良好的釋放性。
普通的石頭,承載性和釋放行都不行。
翡翠,釋放性很好,但是承載性不行。
其它諸如瑪瑙水晶等,皆各有其不足,並不能作為選擇。
玉,以及木料,這是最終選擇。而這兩種材料又有很大的區別,玉承載的霧氣沒有木料多,但它卻會自行散發,木料承載的霧氣多,但卻又需要“烘烤”。
所以幾天後,這樣的一種情況就出現了。
章老,陳老,兩位原本什麼都不佩戴的老人,現在都戴起了和田玉串,不但有手串,還有腳串,每人身上四個串。
本來兩位老人還想把脖子上也弄個串的,不但如此,他們還想弄個和田玉枕,枕著睡覺的!但許廣陵心中總有點疑慮,在他好說歹說之下,總算讓兩位老人暫時悠著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