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
這樣的日子真美好,以前從沒有過。
我一度的生活裏,都是無可辯駁的學習。
沒有人敢接近我,我也不願意別人接近。
除了你。
這麼些和你的相處,讓我看到了學習之外的東西。
我看到了自由,從你身上散發出來。
於是我感受到了自由。
我那麼渴望,不,我幾乎沒有什麼渴望。
所以我謝謝你,給了我渴望。
但,我還是渴望你,能去洪昌一中。
因為,即使我們可以在一起,也會委屈了愛情。
畢竟,貢年縣太了。
執筆:語”
這是安語回複的第11封書信,隱子意味深長反複認真地品讀了好幾遍。
筆友在此時盛行,也見證著中學期間的許多青春故事。
隱子捧著安語的11封信,每一封都簡短精煉,讀著讀著給了隱子內心許多糾結掙紮。
這一個月,濃重情深地捆綁了隱子和安語的相處故事。
每當想起單車後座坐著的是安靜的安語,隱子都會默默地偷笑。
每當想起操場上打籃球時,安語陪坐在一邊恬淡欣賞,隱子心窩裏會流動一股溫暖。
每當在木人書店並排擠在犄角旮旯裏,分享同一本愛看的書時,隱子的身心都是沉湎享受的。
每當在某個山坡上頭頂著頭仰躺在草坪上,看上的藍白雲,群鳥鳴叫,蜻蜓飛舞時,隱子的靈魂都在漂浮。
多麼美好,多麼愜意,多麼溫馨啊!
然而現實是,隱子注定要和安語分離。
安語的中考成績進了全縣兩百名,可以進縣一中,卻沒有資格進洪昌一中。
一般全縣前三名才有資格並且家裏有條件才能申請轉學,去洪昌一中或者洪昌其它較好的中學。
縣二中的高中師資力量確實比不過縣一中,而直屬初中部也更願意升學進縣一中。
最好的結果其實是隱子和安語一起升學進縣一中。
但是隱子的中考成績達到了全縣第五名,加上全國奧數競賽響當當的一等獎,洪昌一中及其它好中學都對其求賢若渴。
然而,隱子的家境依然讓安語的父親看不上,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早戀。
讀書往往是不發達地區的唯一出路,學習也常常是貧困地區主要的攀比指標。
除此之外,學生總被逼得一無是處。
隱子思慮著這些可笑又無奈的問題,內心對外麵生活的向往堅持忽然鬆動了下,因為安語打破了他的理想節奏以及奮鬥計劃。
安語當初如果回絕隱子的告白,隱子就不會抱感情希望,幹脆一股腦兒地為了理想就好了。
隻是難辦,糾結,掙紮。
隱子晚上一個人躲在房間,筆轉了好多圈,徘徊了好多圈,終於再寫了封給安語的信:
“語:
我常常一個人感到孤單。
尤其在這麼些,你陪在我身邊之後。
孤獨感席卷而來,落寞感隱隱作痛。
我怕失去你。
不,冒昧,我沒有擁有過你。
我的單車卻留戀著你的溫度,我的籃球卻懷念著你的目光,我們最愛的那本書還遺留著我們回憶的愜意。
愜意也不敢奢求了。
我隻想,如果我去了洪昌一中。
我們還保持聯係,好嗎?
執筆:隱”
隱子反複斟酌確認文字表達的意思,感覺沒問題了,就打了個電話邀請安語明早見個麵。
麵臨著洪昌一中的不斷拋橄欖枝和強勢催促,隱子終究要在安語和洪昌一中之間做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