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元年就這樣稀裏糊塗的過去了,李克用以一第眾,還打的各方暈頭轉向,實力那是相當強悍。幽州雲州刺史甚至還邀請了外族胡人漢族三萬入關參戰,也一樣被李克用派兵打敗,簡直猛的一塌糊塗。
可惜的是因為功勞分配不均,他的義子李存孝,率軍反叛,加入了討李陣營。仗又開始進入了爛帳狀態。
雖說作為皇帝,陸仁炳不應該感到高興,但是他實在是忍不住。老天爺還是很眷顧他的。關東諸侯無暇西顧,給了陸仁炳翻盤的最佳機會。他現在手頭已經有了接近二十萬大軍,除了要守城的軍隊,拉出來能打硬仗的也有八萬之多。
這樣已經在觀眾形成了絕對優勢,是時候解決李茂貞,王行瑜,王行約,這幾個貨了。大順二年剛祭完天,晉升為郡王的奸臣楊複恭就提議讓自己的子侄楊忠亮等人接替李茂貞,王行瑜,王行約。
並且”氣勢洶洶“的威逼朝廷百官及皇帝同意下詔。
陸仁炳神色不虞的下了詔書,另外又偷偷的寫下了衣帶詔送給這三個節度,說他和朝臣被楊複恭父子逼迫,危在旦夕,不得已之下,才下了詔書。
怕幾位節度誤會,一怒而興兵,導致生靈塗炭,故此寫下衣帶詔,勸說幾位節度相忍為國,切勿衝動。楊複恭實在是太強大了,鬥不得!
嗯,接到詔書的李茂貞幾人,當然不會束手就擒。早就對長安有野心的李茂貞,當場撕毀詔書,拿出了衣帶詔,發誓要勤王救駕。
李茂貞是見識過,那所謂的神策軍的戰鬥力的,一幫飯都吃不飽的饑民而已,哪裏會是他手下的西涼騎兵的對手。
於是他聯合王氏兄弟起兵五萬勤王救駕去了,一路上勢如破竹,”楊複恭的神策軍”果然是不堪一擊,三人本來就離長安很近,不到半個月,三個節度使的軍隊,就在長安城下會師了。長安城裏果然如同以前的無數次一樣兵荒馬亂,大臣百姓“紛紛出逃,躲避兵災”。
長安城門洞開,皇帝陸仁炳“戰戰兢兢的登上城頭,詢問三節度所來何事。
李茂貞裝模作樣的說是看不慣楊複恭父子欺淩皇上,霍亂朝綱,他們是來帶兵勤王的。
聽到這些話,陸仁炳似乎是有了底氣,說道感謝諸位卿家,楊複恭已經帶著人馬投奔李克用去了,朝廷危機解除,他們可以撤兵回去了。
李茂貞等人聽說楊複恭不在長安城,心下更是放鬆,他們提出要進城拜見陛下,還要將軍隊全部帶入長安城,陸仁炳當然不許。
雙方派出使者你來我往的溝通了大半天,終於同意,三位節帥,各帶三千親衛進城,其餘大軍暫時停在城外。城內會送出賞賜犒軍。
三節度大喜過望,帶著親衛耀武揚威的進了長安城。
不多時,長安城裏派出了龐大的犒軍隊伍,進了三方的軍營。
晚上,陸仁炳在宮裏設宴款待三位忠心耿耿的節帥。可惜高興過頭的三位大帥,酒量不怎麼好,幾杯下肚就醉倒了。
三人的親衛也都被官家賞賜的禦酒,給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