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帝國天下(1 / 3)

劉明遠對於大明帝國的有著非常準確的規劃,此時在劉明遠看來,大明帝國的穩定的根基就是帝國有足夠的土地能夠維持百姓的生存,劉明遠認定則是最重要的一點。

此時大明帝國的土地非常廣袤,其中能夠耕種的地方也不少,同時隨著南洋眾多溫帶氣候的地區被納入大明帝國的領地,於是整個帝國的糧食出產變的非常穩定,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大明帝國的在農田水利上麵的投入非常大,尤其是在南方和東北一帶,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出場糧食非常多,湖廣也已經成為大明帝國的一個重要糧倉,同時還有南洋和澳洲廣袤的土地,於是大明帝國在糧食上麵完全有保障。

劉明遠清楚隻有有了糧食,帝國就可以穩定,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大明帝國的穩定一百年沒有問題。

劉明遠眼下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自己的宏圖大業,其中一項就是交通建設,同時還有商業發展,大明帝國未來的人口成分中,農民將會漸漸縮比例,占到一半人口就可以,而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將來隻要有兩億農民耕種就可以,帝國的土地就可以滿足耕種了,同時也可以保證四到五億人的糧食供應。

此時在帝國的各地,到處都是忙碌的場麵,大明帝國的對糧食的探索是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東北已經是成片的稻田,沿著東北繼續北上,也開始出現耕種的場麵,這些原始的地方也開始被開發了,都是大明人口遷移所致。

大明中樞對於人口控製非常的好,鼓勵人口遷移,尤其是土地少,人口多的地方,一旦農民人口增多,大明中樞就會進行調控,讓這裏的人遷移出去,到更多沒有被開發出來的地方耕種,尤其是東北和澳洲,或者是更遠的嶺北,那裏雖然生存環境堅固一些,但是土地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國的政策非常好,到了之後不僅有房子,還有農具和種子,安家費也不少,同時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上百畝的土地,這對於很多家庭來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大明帝國的一麵穩定推進土地的開發,一麵發展工業,尤其是鋼鐵產業,隨著大明帝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開始建設,於是對鋼鐵的需求開始猛增,同時促生了很多鋼鐵廠。

大明中樞製定了一個五十年的基礎建設發展方案,其中鐵路是重要的一部分,同時還有上前條吊索橋,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鋼鐵,於是鋼鐵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物質。其次就是水泥,然後就是磚石。

此時大明中樞組建了一直兩百萬人的修建大軍,開始大規模的建造計劃,完成大明帝國的基礎建設,這也是百年大計,可以讓大明帝國的更加穩定繁盛,促進人口流動,增加社會活力。

但是這些前提都是大明帝國有著強悍的國力,保證這一切的就是大明帝國的軍事力量,這支有劉明遠牢牢控製的帝國大軍,此時規模已經到了兩百萬人之中,其中路局有一百三十多萬,然後就是將近八十萬的海軍,守衛著遼闊的大明帝國。

同北方嶺北省高聳的寒地,一路南下到南洋滿刺加,然後就是眾多群島,之後就是廣袤的澳洲,從東麵日本的九州和四國,一路到遙遠的西域之地,一直延伸到重要,還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樣遼闊的帝國,全部都是大明軍隊駐守著。

大明帝國的海軍已經成為世界當之無愧的霸主,任何大洋都是他們的下,現在隨著運河被打通,於是地中海也成為大明帝國的下了,世界任何大洋都可以有大明海軍的身影了,帝國海軍牢牢地控製著大洋的霸主,這也是保證大明帝國的海上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大明帝國的軍隊無論是人數上,還是在裝備上都是領先世界的,同時訓練和編製也是最為專業的,此時大明帝國的軍隊經過火器化的發展,正規作戰部隊已經全部換裝了火槍和火炮,戰術也全部進行了改變,這樣的軍隊就有一百五十多萬,完全可以藐視任何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