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世民還是低估了李承道攻取河東府的決心,在得到李承道一路上斬關破城的消息後,李世民一方麵讓薛萬均作好防備,另外一方麵加緊向河東府運糧運兵,期間特意派侯君集,秦瓊兩人率領兩萬玄甲精騎趕去增援。
在進一步得到李承道起兵二十萬南下的消息後,李世民給薛萬均的指令是守住河東府,等徐州一戰結束後,兩軍夾擊楚王大軍,李世民不是不想派更多的士卒,是真的料想不到李承道能在此時南下,唐軍主力全在徐州汴州一帶,就是調一時半會也過不來。
而對於河東府的薛萬均而言,在聽到楚王李承道二十萬大軍南下後,心裏確是一點擔心沒有,相反心中戰意濤濤,尤其在得到侯君集和秦瓊兩員猛將,再加上兩萬玄甲精騎以後,薛萬均覺得依城而戰,自己這方也不是沒有勝算,也是滿懷信心等著楚王大軍的到來。
首先趕到的是陳興和楊大眼的先鋒軍,在得到李承道的命令後,楊大眼開始掃清河東府的外圍,比如徹底拿下白馬渡口,截斷洛陽長安一線往河東府的支援,接著李承道十五萬大軍趕到後,便在河東府城前紮下綿延十裏的營寨。
跟劉錚全軍縮在城中相比,薛萬均很顯然棋高一著,依托著背靠城池,薛萬均分別建了兩座大的土城,兩城形成犄角之勢互相支援,每座土城駐守兩萬士卒,薛萬均派自己的心腹幹將駐守,箭塔密布鹿角密集,還分別在土城的門口修了一個土坡,期間看的李承道皺眉不已。
雖然李承道在看來有些無從下爪,但是當李承道還是派人送去了勸降書,信中你弟薛萬徹在我帳下效力,河東府已經被四下圍住,讓其趕緊出城投降,將來兄弟團聚,以免刀兵相見,雖然李承道覺得薛萬均立下這麼大的陣勢,不可能乖乖投降的,王猛亂了主將心神也是好事。
結果真像李承道所料,薛萬均以各為其主的大義,斷然拒絕了李承道的招降,李承道穿著一身特製的盔甲和王猛的一係幕僚將領在木質高台上觀看許久後,王猛皺著眉頭道:“薛萬均乃良將也,不僅防守嚴密,土城當中隱隱有馬鳴聲傳出,估計是裏麵還藏著騎兵,想攻下如此防守嚴密的城寨,不填進去六七萬人馬,估計連城牆的邊都摸不著”
因為嶽飛沒有前來,此次威望最高的王伏寶也開口道:“是呀,對方這是縮進烏龜殼裏,不僅我們砸不開,對方可能隨時準備撲上來咬我們一口”嶽雲此時開口道:“要是張知玄的重山軍在就好了,身披重甲扛起巨盾,末將單身衝去,就給殿下殺出一條血路”
“殿下要作好持久戰的準備了,要讓太原方麵加緊運輸糧草”岑文本感歎道,王猛附和道:“是呀,現在要派人去了,涼州一線轉運糧草艱難,太原離得比較近,下官想劉政會雖然心裏有九九,但是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的”
“岑先生,你現在就走,帶上本王的印信,如果劉政會不願提供糧草,岑先生可去王家去借糧,本王相信王家家主一定會幫助我們的”李承道滿含期望道,岑文本又問道:“如果劉政會阻擋我們運糧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