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王城,秣陵,驛站外。
一匹白馬風塵仆仆而來,上麵一人全身白色輕甲,背後插著一支白色龍旗。
“白龍旗,看來南邊出事了。”街上一富家公子模樣的年輕男子,盯著那剛剛進了驛站的士兵呢喃道。
驛站內,當白龍信使將大吳南疆總督呂明成的親筆書涵送到驛丞手中時,驛丞眉頭微微一皺,立馬將文書遞交往丞相府。
丞相府。
“文鄉,你這件事陛下知道後,會不會病情加重?”張老丞相看了看這份文書,仔細翻閱了三次,才心翼翼地又將它整理好,重新封存。
“大人,南邊這件事,已經不能拖了,必須要陛下聖裁。”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書生模樣,跟張老丞相恭敬地到。
“可秣陵除了禁軍,已經沒有任何兵馬了。”年輕書生皺了皺眉頭,感覺十分棘手。
“除非……”
“除非什麼?”聽到事可有轉機,老丞相兩邊的魚尾紋都仿佛舒展開來,急忙問到。
“除非由西邊……”
老丞相想了一下,深思後點了點頭,“看來,也隻能如此了。”
距離秣陵千裏之外有一城,名曰盧縣。
盧縣在兩條大江會流的交界處,自古都是商人的聚集地。因此,盧縣被稱為江南第一縣。而兩江總督周不煥看中了盧縣的位置,將總督府設置在此。
此時,盧縣一家酒館內,一個中年大漢跟一個雙眼炯炯有神的少年席地而坐。在他們麵前,一盞茶煮得正盛。
“少爺,你我們當今的萬歲爺一定會重新啟用東營?”那大漢滿臉絡腮,太陽穴凸起,一看就是個武道高手。
少年悠悠看了看外麵的大江,然後接過大漢沏好的茶,淺嚐了一口,放下道:“他沒得選擇。”
“可,西邊襄城依然還有十五萬大軍,如果陛下由襄城征調五萬黑龍營南下,想必以呂明成的手段,可以保南境無憂。”大漢想了想,有點不解道。
“呂明成善守,下皆知。可西邊根本沒有五萬大軍支援他。”少年那炯炯有神的雙眼露出十分篤定的光芒,然後繼續嚐了口茶,“老三不是去西邊了麼,仔細算算,消息應該快到秣陵了。”
大漢聽到少年這話,心裏也放心了不少,“既然是三子去那邊,那可定是沒問題了。”
“其實,這麼多年也委屈你們了。以你們的能力,各個都可以獨當一麵,現在隻能陪我在這做這些齷齪事。”少年歎了口氣,看著大漢的眼裏充滿了愧疚。
“少爺,你可千萬別這樣。”大漢聽到這,瞬間急了。“當年要不是老王爺,我們哥幾個早就死了,哪有今。”
完這些,大漢眼裏全是堅定。
“老黃,你陪我去一個地方。”少年喝完最後一口茶,站了起來,抖了抖身上的袍子,準備出門。
大漢老黃也隨即起身,幫少年理了理穿著,隨後便跟了出去,也沒問去哪。
對於少年要去的地方,老黃和他的兄弟從來不問。他們堅信,有少年的地方,就是他們要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