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圓圓獻身(2 / 2)

鄭成功的有一定的道理,對於遷都福州我之前也想過。

因為就算南京丟了,福建、兩廣、雲南、江西等地都還在明軍手中,依然還有翻盤光複大明的希望。

但是,就算遷都福州,以吳三桂和闖軍現在的勢頭,拿下南京後,應該不到四個月就能再破福州。

如果福州淪陷的話,那對於大明將士的士氣,絕對是個沉痛的打擊,到時若是想翻盤可就難了。

所以除了遷都福州之外,我還要做的就是必須讓吳三桂撤兵,等他撤兵了我再養精蓄銳,然後北伐。

隻是如何才能讓吳三桂撤兵呢,這成了我現在最大的難題。

我思索片刻,道:“鄭將軍的有道理,隻是遷都福州後,吳三桂依然會南下,以大明現在的兵力,要想抵抗吳三桂和闖軍,恐怕……”

見我這麼,眾人再次議論紛紛,朝堂又亂成了一鍋粥。

就在這時,吏部尚書史可法站了出來,猶猶豫豫的道:“皇上,臣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史啊,有什麼你就吧,別扭扭捏捏的。”

“額……”史可法還是很猶豫,最後鼓足勇氣道:“臣以為,要想讓吳三桂撤兵,在軍事上已無可能。但我們可以借助外力……”

史可法劈裏啪啦的講了一大堆,主要表述的是,可以利用外交手段,讓滿清出兵攻打山海關,這樣一來北方戰事吃緊,李自成必然會讓吳三桂滾回山海關抵禦,而南方之圍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但史可法之所以會猶豫,其實是有原因的。

因為要想讓滿清出兵,必然會對其有所許諾,而滿清早已對中原虎視眈眈,史可法擔心滿清真的打贏了吳三桂,到時進入中原後局勢對我們會更加不利。

群臣聽了他這番話後,紛紛否決,這種做法,完全就是在賣國求榮苟且偷生,史可法堪比當年的秦檜,是要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

但哥們我並不這麼看,要知道當年孫中山先生鬧革命的時候,為了借助外力推翻清朝,還曾給日本人許諾,隻要他們出兵,推翻之後可以將東北三省送給日本。

而這樣的計策,在世界各國的特殊時期經常都出現。

別孫中山先生了,就連列寧同誌都曾對德國許諾過,隻要德國出兵幫助他推翻沙俄帝國,他願意割地什麼的。

甚至連毛主席都曾經過,特殊時期要爭取一切外力來完成革命。

而且在我看來,以吳三桂的軍事才能,和李自成現在的兵力,滿清根本不可能攻破山海關。要想攻破山海關,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吳三桂投降。

但在我看來,吳三桂現在絕對不可能投降滿清,因為現在世人皆知他反叛了大明,投靠了李自成。

如果他再改旗易幟的話,恐怕滿清也不會信任他,這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我甚至還認為,以吳三桂現在的狀態,他就算殺了李自成自己稱帝,也不可能投降滿清。畢竟投降滿清從性質上,實在是太惡劣了,因為滿清不是漢人,而是被我們漢族鄙視千年的韃子,在漢人眼裏,他們就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

想到這裏,我讓群臣安靜下來,然後道:“史大人的有道理,此計策朕認可。大家給我聽著,現在國家處於特殊時期,我們不能固守一些死道理,而是要靈活多變,現在一切重心都要以光複大明為首,別跟我提那些陳規陋習。”

這話完,群臣啞口無言,史可法那老孺子傻傻的衝我笑了笑。

見穩定了大臣的心態,我又對鄭成功問道:“鄭,以你的判斷,吳三桂最快幾能破城?”

“最快也要三!不過皇上你放心,臣即刻就安排你和諸位大臣南下福州。”

“那好,事不宜遲,大家速速南下福州。”

完這話,大臣紛紛走出朝堂,回家收拾東西。

但哥們我並沒有走,因為接下來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