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謀略之才(2 / 2)

一個能夠正經能拿定主意的,提出建議的人都沒有。

正在為國事操勞之餘,又聽到宮裏說,盈鈺私自出宮一夜未歸。雖說盈鈺不是他的親生的公主,但是於莫測將軍十分的交好,莫測在生前總是喜歡陪德陽帝下棋,棋逢敵手般便成為了知己。

兩人之間在朝堂之上雖是君臣,在私底下卻是如同知己般的舊友,每逢德陽帝有什麼難題,莫測將軍總是會細心地開解他,給他提出解決辦法。

現如今,他們已經是陰陽相隔,觸景生情便心裏不斷的泛起層層的波瀾。

人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難逢。

雖是知道玉城在京中被人們謠傳成何種地步, 但是為了寬慰他的在天之靈,便把玉城封為了盈鈺公主。

心中平定了很久。

殿外,玉城在太陽下站到頭皮發麻,暈暈乎乎的腦袋中似乎,夾帶著滿滿的一腔愁緒。讓原本就有些不堪重負的腦袋,更加沉甸甸的,讓玉城有些招架不住。

“公主,你還是回去吧。”那個公公又一次的勸說道。見到玉城有些撐不住,他小心翼翼的抬抬頭,看向殿裏的狀況。

殿內依舊是十分的平靜,依稀傳來幾聲感歎。以及大臣們的唉聲歎氣,以及“臣無能,不能為皇上分憂。”

殿內人的輕歎,引來殿外人的堪憂。

“公公不必勞心,玉城在這裏等候就是了。”見到這位公公如此的慈祥,且為自己勞心勞力,自己也過意不去。

不一會,殿內的門打開了。

一位內侍從容的走出來,走到玉城的麵前,畢恭畢敬的說道:“皇上,宣盈鈺公主覲見。”

聽到此話後,玉城欣慰的笑了笑,轉過身對那個公公說道:“他日公公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記得來畫院找我。”

那位公公欣慰的笑笑,並沒有多說話。

宮裏的人,各自心懷鬼胎。有的人在你需要時會幫你一把,更多的人隻會冷眼看著,生怕惹禍上身,所以怪不得人心冷漠,因為這是宮中,所有的一切的事物,都要小心翼翼,處處防備著。

而那個公公,其實是德陽帝身邊的老人,因為心地善良,所以在宮中十分的受人敬重。然而卻很少有人得知,在他的手上沾染了多少條人命,這大概隻有他自己得知。

玉城不禁又是一聲感歎,或許是自己初來乍到,還沒有習慣於,位高權重便處處順心的宮規中吧。

跟隨著公公,進入了大殿,玉城並沒有四處張望,因為她知道,此刻她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時時刻刻清楚自己的地勢,便是在這深宮中,第一個需要學會的。

玉城故意把頭埋得很低,腦海中飛速的思考著,如何人才能讓德陽帝不為昨天的小事,而牽連眾人。就連她走路的步伐也是越來越慢,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

聽到前麵公公前行的腳步,停了下來,她便也停下來,止步於堂前。

“啟稟皇上,盈鈺公主帶到。”那個公公用十分高昂的聲音,向堂內喊著。

“進來。”一聽聲音的滄桑感以及厚重的厚重音,便知道是德陽帝的聲音。

玉城看見身前的公公,輕聲的向旁邊退下。

她輕輕的推開了殿中的龍刻楠木門,上麵清清楚楚依希可見金龍紋活靈活現盤築在大殿的圓柱之上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一種不言而喻的魏然莊言。

玉城試探性的窺看兩邊,朝中名個臣子,皆靜然不作聲,隻是小動作的擦拭站著冷汗,有的卻是一副不以為然,滿不在乎的樣子。

隻有德陽帝輕輕的歎息聲,整個宮殿寂靜的可怕。

玉城深呼吸一口氣,緊張的不敢出聲,本就有些發燒,又在殿外站了那麼久。身體有些吃不消了,神情恍惚有些顫顫魏魏有些站不住。

朦朧間聽見大臣們應聲退下,而伺候在兩旁的內仕和宮女也都退出了殿外。

頓時,殿內陷入一片沉寂當中。

德陽帝滿是愁緒的躊躇,在殿內不安的徘徊,隻有無盡的感歎聲。

王陵最是忍受不了兩個人都一味的沉默,於是,便先開口。

“我知道皇上在生我的氣,臣女自知犯了錯,今日特來請罪。”玉城低著頭,雙手緊緊的攥著衣角,眉頭緊皺似是打結的麻繩一般。

她最怕的不是德陽帝生氣,恰恰相反,她倒真希望德陽帝一時生氣,將她趕出宮外,也正好遂了自己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