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序列編製(1 / 2)

一、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197年7月7日下午7時許日本的中國駐屯軍中國駐屯步兵旅團駐豐台之第1聯隊第大隊第8中隊,在盧溝橋附近龍王廟一帶進行挑釁性演習借口—名士兵失蹤,無理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駐軍第9軍第7師第110旅第199團金振忠營廣大愛國官兵的斷然拒絕後遂炮擊宛平城,並向中國駐軍發起進攻。是為七七事變。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政府一麵放出“不擴大”事態的煙幕,用以欺騙世界輿論,麻痹國民黨政府當局,—麵爭取時間,密謀策劃擴大對華侵略戰爭。11日,日本五相會議決定:“火速以關東軍及朝鮮軍準備好的部隊(5個師團,目前暫用個師團和18個飛行中隊)迅速派往華北以加強“中國駐屯軍”。同日,日本侵略者發表了《關於向華增兵的政府聲明》及臨參命第56、57號。下達調關東軍、朝鮮軍各一部以加強中國駐屯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參謀長橋本群少將。該軍編製序列同前(略)七七事變後調至華北之侵華日軍:7月11日大本營令獨立混成第1旅團編入中國駐屯軍。6日進至密雲。8月16日列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7月11日編成)旅團長酒井鎬次少將:獨立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長穀川美代次大佐、獨立野炮兵第1大隊大隊長中島繼三中佐、獨立工兵第1中隊中隊長吉富敏男少佐、戰車第4大隊大隊長村井俊雄大佐。獨立混成第11旅團旅團長鈴木重康中將:獨立步兵第11聯隊聯隊長麥倉俊三郎大佐、獨立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奈良晃大佐、獨立騎兵第11中隊中隊長森澤虎龜少佐、獨立野炮兵第1聯隊聯隊長入江莞爾中佐、獨立山炮兵第1聯隊聯隊長飆本善太郎中佐、獨立工兵第11中隊中隊長村上一潤大尉、獨立輕重兵第11中隊中隊長出龍勇少佐。7月11日,大本營令第0師團編入中國駐屯軍。16日由朝鮮出發,19日抵達津唐山地區第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中將、參謀長杵村久藏大佐。步兵第9旅團旅團長高木義人少將:步兵第77聯隊聯隊長鯉登行一大佐、步兵第78聯隊聯隊長林恒一大佐。步兵第40旅團旅團長山下奉文少將:步兵第79聯隊聯隊長森本伊市郎大佐、步兵第80聯隊聯隊長鈴木謙二大佐。騎兵第8聯隊聯隊長岡崎正一中佐、野炮兵第6聯隊聯隊長細川忠康大佐、工兵第0聯隊聯隊長南部熏大佐、輕重兵第0聯隊聯隊長加藤楠大佐。第飛行集團(7月15日編成,8月8日歸建關東軍)集團長安藤三郎少將。集成飛行團團長上條直大佐:飛行第1聯隊聯隊長阪口芳太郎大佐、飛行第15聯隊聯隊長上條直大佐、飛行第16聯隊第大隊大隊長三輪寬少佐。臨時航空兵團(編成時間同上)兵團長德川好敏中將、參謀長今澤恰次郎大佐。第1飛行團團長儀峨徹二少將:飛行第1大隊大隊長柴田信一大佐、飛行第大隊大隊長近藤三郎少佐、飛行第大隊大隊長栗山信太郎大佐、飛行第5大隊大隊長園田賢—大佐、飛行第6大隊大隊長島田隆一大佐、飛行第8大隊大隊長佐佐誠大佐、飛行第9大隊大隊長中富秀夫大佐。獨立飛行第中隊中隊長穀島享大尉、獨立飛行第4中隊中隊長神崎清大尉、獨立飛行第6中隊中隊長押日音治郎大尉、獨立飛行第8中隊中隊長鈴木五郎大尉、飛行場勤務第1、中隊、第1野戰航空廠、第1師團第9、10野戰高射炮隊、兵站汽車第1中隊、無線電信第8、9隊。以上部隊調入華北後即轉隸中國駐屯軍。7月0日,中國駐屯軍占領平、津。8月1日,由關東軍第1師團一部組成之第混成旅團,配屬中國駐屯軍到達津,即部署於該市以南地區。該旅團編製序列為:旅團長關龜治少將(7月9日編成。8月1日領編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少將本多政材(8月11日繼任)。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十川次郎大佐、步兵第聯隊聯隊長湯淺政雄大佐、步兵第57聯隊第大隊大隊長朝生平四郎少佐、騎兵第1聯隊第中隊、野炮兵第1聯隊第4大隊、工兵第1聯隊第1中隊。8月1日,混成第旅團歸建關東軍。7月7日派遣第5、6、10師團,8月,上述師團由日本國內來華;7月9日,以關東軍第獨立守備隊編成堤支隊;8月17日抽關東軍一部編成混成第15旅團亦在8月到達華北。第5師團師團長阪垣征四郎中將、參謀長西村利溫大佐。步兵第9旅團旅團長國崎登少將:步兵第11聯隊聯隊長長野佑一郎大佐、步兵第41聯隊聯隊長山田鐵二郎大佐。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粟飯原秀大佐、步兵第4聯隊聯隊長大場四平大佐。騎兵第5聯隊聯隊長掘是繁大佐、野炮兵第5聯隊聯隊長武田馨大佐、工兵第5聯隊聯隊長和田孝次中佐、輕重兵第5聯隊聯隊長新莊淳中佐。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中將、參謀長下野一霍大佐。步兵第11旅團旅團長阪井德太郎少將: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岡本保之大佐、步兵第17聯隊聯隊長長穀川正憲大佐。步兵第6旅團旅團長牛島滿少將:步兵第聯隊聯隊長岡本鎮臣大佐、步兵第45聯隊聯隊長神田正種大佐。騎兵第6聯隊聯隊長豬木近太大佐、野炮兵第6聯隊聯隊長藤村謙中佐、工兵第6聯隊聯隊長中村誠一大佐、輕重兵第6聯隊聯隊長川真田國衛大佐第10師團師團長磯穀廉介中將、參謀長梅村烏郎大佐。步兵第8旅團旅團長長強武平少將:步兵第9聯隊聯隊長沼田多稼藏大佐、步兵第40聯隊聯隊長大佐。步兵第旅團旅團長田塢榮次郎少將:步兵第10聯隊聯隊長赤柴八重藏大佐、步兵第6聯隊聯隊長福榮真平大佐。騎兵第10聯隊聯隊長桑田貞三中佐、野炮兵第10聯隊聯隊長穀口春治中佐、工兵第10聯隊聯隊長須扈學之大佐、輕重兵第10聯隊聯隊長前野四郎大佐。堤支隊(8月1日令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支隊長堤不夾貴中佐:步兵個中隊、機關槍1個中隊、步兵炮1個中隊、裝甲汽車1個中隊。大泉支隊(8月中旬,編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支隊長大泉基少佐。混成第15旅團(8月17日,令人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旅團長條原誠一郎少將:步兵第16聯隊聯隊長後藤十郎大佐、步兵第0聯隊聯隊長豬鹿倉敬郎大佐、騎兵第聯隊聯隊長本多武男中佐、野炮兵第聯隊聯隊長高橋確郎大佐、工兵第聯隊聯隊長伊藤精大佐、輕重兵第聯隊聯隊長幹葉鬆太郎少佐。華北方麵軍:8月1日,以中國駐屯軍為基幹編成華北方麵軍。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參謀長岡部直三郎少將。華北方麵軍司令部(駐津,翌年1月移北平)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參謀長橋本群少將。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中將:步兵第11旅團旅團長阪並德太郎少將、步兵第6旅團旅團長牛島滿少將。第14師團師團長土肥原賢二中將:步兵第7旅團旅團長館餘物少將、步兵第8旅團旅團長酒井隆少將。第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中將:步兵第9旅團旅團長高木義人少將、步兵第40旅團旅團長上月良夫少將。野戰重炮兵第1、旅團、第1軍通信隊。第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參謀長鈴木率道少將。第10師團師團長磯穀廉介中將:步兵第8旅團旅團長長瀨武平少將、步兵第旅團旅團長田塢榮次郎少將。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步兵第19旅團旅團長草場辰已少將、步兵第0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少將。第108師團師團長下元熊彌中將:步兵第5旅團旅團長中野直三少將、步兵第104旅團旅團長苫米地四樓少將。野戰重炮兵第6旅團、第軍通信隊方麵軍直轄:第5師團師團長阪垣征四郎中將:步兵第9旅團旅團長國崎登少將、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阪本順少將。第109師團師團長山岡重厚中將: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穀藤長英少將、步兵第118旅團旅團長本川省三少將。中國駐屯混成旅團旅團長山下奉文少將。臨時航空兵團兵團長德川好敏中將、華北方麵軍直屬防空部隊、華北方麵軍通信隊、華北方麵軍鐵道隊、華北方麵軍直屬兵站部隊、中國駐屯憲兵隊。華北地區日軍總兵力約7萬人。華北方麵軍組成後,即以平、津為進攻出發地,以平漢路為突擊方向。一部沿津浦路,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沿平綏路,采取兩翼迂回的戰術,同時展開戰略進攻。9月1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占領大同後一部進犯綏遠,主力沿同蒲路南犯。10月10日,第1軍侵占石家莊,並在該地設軍司令部。爾後,一部沿平漢路繼續南犯,主力沿正太路協同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於11月8日占領太原。在此前後,該方麵軍所屬部隊中一部兵力轉調至華中地區。10月0日,方麵軍直轄的第5師團之第9旅團(國崎支隊)和第1軍之第6師團,分別配屬轉隸進犯杭州地區的第10軍。10月0日,第軍第16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日本為適應侵華戰爭的需要,七七事變後,相繼編了7個師團,即第1、18、6、101、108、109、114師團。其中,隸屬於關東軍的第6師團係由獨立混成第11旅團等改編而成。第6師團師團長後宮淳中將、參謀長白銀重二中佐。第6步兵團團長黑白重德少將:獨立步兵第11聯隊聯隊長千田貞雄大佐、獨立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原口啟之助大佐、獨立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久野村桃礎大佐。搜索隊隊長岩田文三中佐、獨立野炮兵第6聯隊聯隊長入江莞爾大佐、工兵第6聯隊聯隊長吉岡善四郎中佐、輕重兵第6聯隊聯隊長椎橋佩二中佐、獨立山炮兵第1聯隊聯隊長塚本善太郎中佐。197年底日軍分布情況:到197年底,日本陸軍增至4個步兵師團:駐中國1個師團,占其師團總數的875%。其中華北7個師團,華中9個師團,東北5個師團。朝鮮1個師團。日本國內個師團。197年1月下旬,第軍攻占濟南,將軍司令部設該市後,分兵—部在海軍配合下於次年1月上旬占領青島。同月4日,第5師團第9旅團歸建;15日,第16師團由華中調回華北,為該方麵軍直轄部隊。同年春,華北方麵軍奪取華北五省的計劃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