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元年二月,扶風茂陵一座宅院中,一青年大漢眉頭緊皺,焦急地在院子中徘徊,邊走嘴裏還邊嘟囔,“還沒生嗎,怎麼這麼慢。”
大漢年紀約二十歲左右,身高八尺有餘,膀闊腰圓,麵鼻雄異,看相貌有點像異族中的羌人。
此人名叫馬騰,字壽成,就是扶風茂陵人。他乃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可惜馬家除了他們那位先祖外,之後已經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到了馬騰他父親那代,雖然他也做了幾天的天水蘭幹縣尉,但最後還是被罷了官。他父親丟官之後,也就留在了隴西,和當地的羌人一起居住。
窮的沒錢娶妻,最後隻好娶了當地的羌族女子做妻子,這也是馬騰為什麼看起來像羌人,因為他母親本來就是羌人,而他有著一半的羌人血統。
再後來,馬騰母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而他父親也在他母親去世不久就撒手西去。
臨終前,他父親把馬騰叫到榻邊,用微弱的聲音對他說:“騰兒,為父要不行了。想我馬家先祖是何等的英雄,‘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此言是何等的豪情壯語!可惜我馬家後人竟落魄至此,我還有何麵目去見先祖啊!”說著,馬父不禁老淚縱橫。
“父親,這也不能完全怪您!”
“不,騰兒,我就是馬家的罪人,無顏去見先祖,愧對我馬家的曆代先輩啊!可我再也沒機會去做什麼了,隻能交給你,你要答應為父,一定要重現我馬家的昔日榮光!”
“父親,我答應。一定會盡力做到的!”
“好,為父相信你定會成功。那邊有個箱子,裏麵放的是先祖留下的東西,如今傳給你了,騰兒你要好自為……”最後一個之字還沒說完,馬父就咽氣了。
“父親,父親,父親啊!”雖然已有準備,但麵對父親的離去馬騰依舊是悲痛異常。他跪著對父親磕了三個頭後,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對著父親也像是對自己說:“我一定會重現我馬家昔日榮光的!”
之後馬騰為他父親準備後事,雖說馬父認為無顏見先祖,但作為兒子,還是要把父親葬在老家的,俗話說“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就是這道理。
馬騰把家裏能賣的東西全賣了,買了棺材裝著父親的屍身就拉回了扶風茂陵老家。
等安葬完父親,馬騰又把身上僅有的錢買了間房子,房子雖然不大,但總算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對於馬騰這樣的單身漢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從隴西什麼都沒帶來,不,還是有件東西的,就是那個先祖馬援留下的箱子。這東西就算是以後落魄到當街要飯,馬騰也不敢、不能賣啊。
當時搬箱子回老家的時候,馬騰沒認為那箱子怎麼樣。等到搬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是大錯特錯。
箱子看著不起眼,破舊不堪,但馬騰是用了吃奶的勁兒才把箱子搬到車上的。他估計這箱子加上裏麵的東西,起碼要有四百多斤。
確實,其實箱子大概有四百七十多斤重,也就是馬騰,換個普通人根本就搬不動。一般人舉個一百多斤都費勁,就別說是近五百斤了。
馬騰從小生活在隴西,那地方漢羌雜居,又挨著羌人的地盤,所以民風剽悍。
羌人又尚武,可以說當地幾乎是家家有兵器,羌人就不用說了,而漢人更得有,畢竟那地方不太平,想在那好好生活又不會兩下武的,那隻能是挨別人刀了。
馬騰就是從小和羌人學武長大的,他母親就是羌人,他也有一半羌人血統,所以學學武根本沒什麼。
而他從小就對武藝有濃厚的興趣,每天都認真刻苦地學習、練習。
雖然天資有限,但好在勤能補拙,馬騰的武藝,無論是馬上還是步下,都比一般般三腳貓功夫強太多太多了,用當今天下的標準來說,怎麼也能有個二流武將的水平。
兩臂能舉五百斤,這已經很強了,天生神力的人終究是少數,而像霸王項羽那樣的變態也隻存在於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