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散而感恩(1 / 2)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一直想做一次整體的梳理,趕在陽曆年把它寫出來,也算是對於這半年時間的總結。

全篇想表達的關鍵詞是聚散與和解。

故事中阿萍相對弱化,很多主線劇情都是由其他角色去推動,文中大恒國與大納國包括人物都是虛擬的,官職方麵參考了古代宋朝初期。

開福篇講了阿萍和薑興的相遇,主角團的冒險,雲兒的身世,家族之間的和解。觀泰篇講了阿萍和宗顧的故事,權臣之間的明爭暗鬥,帝王對他們的權衡以及人物的結局。

關於每個角色的結局都有所考量,主要還是由他們本身的性格和境遇所規劃出的最合適他們自身的結局。

不管賽半仙的前半生怎麼招搖撞騙,後半生確實是尊敬著薑幕,同時也用心地教導雲兒,為了他的成才煞費苦心。

未室與來室是相對的,前者代表未來,神識突出的薑氏子弟可以窺見,後者代表過去,隻有薑興得見。家主並不認為這是什麼資質,後麵收他為徒隻是因為看他可憐,而他也隻會關注自己的過去,父親拋棄他們母子那道坎,母親被誤殺那道坎,師父被陷害那道坎,渴望被人理解那道坎。

所以薑興才會在不知不覺間被阿萍吸引,那是除了他最尊敬的師父之外唯一一個理解他的人,看出他想做而不敢做,鼓勵他寫《天師傳》。他在最後實現了多層的和解,救了阿萍,同時也給了父親希望。

薑興,將行……

徐銘是自始至終的單身狗,他的釋然讓阿萍心疼,也是她理解到男女感情的第一步。

徐銘,虛名……

薑茹是個可悲的人,薑幕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而後的報仇和作死也有情可原。薑幕有那麼短暫地認為薑良會是她最終的歸宿,而薑茹的執著讓她就算放下,也不會再度去尋那張與薑幕相似的臉來尋找慰籍。

太子和公主相對應,算是文中可悲的兩個角色,太子是真太子,一朵膽小可愛調皮小白蓮,他真心喜歡秋兒,卻又忌憚宗家的勢力,信賴雲兒,又不得不殺他,黑化算是他兩個強勢爹媽下最可能,也是對他最好的結局;公主是假公主,我覺得她並不算是真心喜歡宗顧,她想要的不過是別人的關心和寵愛,這點和薑興很像,所以薑興對她有很多的提點,隻不過她都沒有聽,宗顧的死對她來說是希望的破滅,在深思熟慮下回到了奶奶身邊,麵對了現實,也算是得到了最真的親情。

柳生和莫小姐的簫華CP是最甜的,除了一開始的波折其他都是糖,莫小姐是知道自己身世的,所以才想讓阿萍離開。

幕非CP,這對最悲,一個是先皇的人,一個是秀王的人,各為其主,政見不同,最後生死相隔,十幾年後他將陰謀的火焰熄滅,追隨她而去。

堯笙CP和德瀾CP,這兩對都是兩情相悅,不過結局不太相同。徐堯與綠笙的互動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二人的感情線包括成婚也是順理成章。徐堯從一開始就是皇帝皇後的人,柳大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控之下。宗德的身世注定他永遠感激和敬仰著宗大人,心中的義在瀾兒的情之上,既是悲情,也是悲壯。

薑良並不知道他是被人製作出來的完美替身,對家主之位覬覦已久,外表高傲,內心卻極為怕死,善於利用一切。他對阿萍起初是好奇,最後變成默默地保護,默默接受薑家守護大恒的責任。

薑杉是仰慕宗顧的,從來沒有出過山的他,在宗顧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色彩,然而人總是被逼迫成長的,他再不可以和薑良切磋武藝嘻笑打鬧,再不可以無知到連錢都不會用,再不可以無憂無慮地當愣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