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藝術價值(1 / 2)

電影,已經成為一個複雜的工業門類。

電影工業化,是好萊塢席卷全球的根基,也是國產電影的未來方向。

工業化的標誌,就是崗位細分化、專業化、職業化。

娛樂中,主角幾個人、一台攝像機就拍出一部電影,已經越來越不可能了。

這也意味著,大公司、大平台在影視製作方麵,擁有碾壓優勢。

華藝集團,是當之無愧的娛樂圈大鱷。

稍稍顯露猙獰麵目,就讓人心驚膽顫。

這還隻是開始。

後麵,是不是有更激烈的手段?

沒有人知道。

“好了,沒必要這麼心情沉重。”

作為項目的發起人,李青必須站出來安撫人心:“大家別忘了,現在是影視寒冬!這對我們的項目,是個好消息。即便有人退出,找到替代人選也不難吧?”

“對啊。”

方明很快反應過來,豪氣:“而且我們不缺錢!”

溫顏沒有話。

但是,是在場所有人中,溫顏絕對是最支持李青的。

至於宋平平,背景不凡的老戲骨,也不可能被華藝唬住。

李鬆點頭:“這事我來辦。”

……

……

和華藝的鬥爭,會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除非其中一方認輸,不然雙方都不可能停手。

“還好,這個劇本人物、場景都非常簡單。”

告別了眾人,李青歎了口氣:“要不然,剛才就是散夥飯了。”

製作,有製作的好處。

如果李青頭鐵,上來就要搞大製作,華藝能動手腳的地方就太多了,很容易崩盤。

這部電影,實際是溫顏、宋平平的雙主角。

為數不多的配角是點綴,無關大局。

“放心吧,他們是在虛張聲勢。”

溫顏在娛樂圈長大,也沒有慌亂:“我們才是占據優勢的一方。”

李青笑著點頭。

華藝集團,要的是溫顏經濟約的主導權。

影視寒冬,又有互聯網資本入侵。

華藝集團這種老牌娛樂巨頭,日子很不好過。

近一年來,華藝股價暴跌,王董都開始賣藝術品收藏補貼公司了。

如果招牌溫顏再離開了,那可能不止是雪上加霜,而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華藝才要堅決排除任何溫顏獨立或跳槽的可能。

如果完全撕破臉,那百分百會失去溫顏。

華藝不會辦這種蠢事。

同樣,李青、溫顏也有分寸,從沒有排除續約的可能性。

大家都在默契進行一場低烈度的鬥爭。

娛樂圈沒有秘密。

李青、溫顏即將合作新片的消息就流傳開了。

《戀愛進行時》節目組是一方麵,李鬆打著溫顏招牌招兵買馬也瞞不了人。

很快,營銷號也得到了消息。

“驚爆,李青、溫顏將合作新電影!”

下麵有幾張微信對話的截圖,一個業內人士,自己去了新劇組麵試,女一號溫顏,導演、編劇疑似李青。

微博上,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不信。

“別開玩笑了,溫顏去演沙雕劇還是婆媳劇?溫顏不會這麼想不開的!”

“羨慕有兩個微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