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向家大毛(1 / 2)

看到這個標題的讀者們,請你們深吸一口氣,忘掉某些亂七八糟的暗示,請用正常的眼光看待我。

我叫向輕寒,明年上初一。大毛是我的小名,不過隻限於兩代以內直係親屬這樣稱呼我,否則我會當場翻臉。

“這孩子小小年紀,翻臉比翻書還快。”

四歲那年,當我第一次衝喊我小名的陌生人翻白眼的時候,我媽做出了上述評價。

“但這小眼神兒倒是跟你很像。”

我爸就是個馬屁精,不管我媽說什麼,他都是“好好”“對對對”,完全沒有做人的底線。

這種套路用的多了,我媽偶爾也不買他的賬。在我的印象中,他倆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幾乎每天都要鬥嘴,這個時候我爸就不會講什麼甜言蜜語,反而像個嘮叨的老頭子,嗯,完全就是我爺爺的翻版。

他們鬥嘴的原因也千奇百怪,有時是為了工作,有時為了我不認識的陌生人,但很少為我的事情爭吵。

我媽說我是個很讓人省心的孩子,“順產,順順當當,你小子打從生下來就知道體貼我。”

“斷奶也斷的幹脆,晚上很少哭,哦也有可能是你哭了但我睡得太死沒聽見,或者是你爸過去哄你的。”

“吃東西不怎麼挑食,不喜歡芹菜和香菜,這個我理解,因為我也不喜歡吃,兒子隨媽,沒問題。”

爸媽對我一直采取所謂的放養策略,不攔著我在泥巴地裏打滾(但是會扣掉當月零用錢),也不管我是不是作業沒寫完(但是會扣掉當月零用錢),我覺得這種方法是對我幼小心靈的折磨,我努力抗爭,最後被無情鎮壓。

這種情況下,爸媽就會異常團結,齊心合力對我進行愛的教育,又或是,愛的洗腦。

“是不是覺得媽媽用金錢控製你,特別庸俗?”

“是不是覺得爸爸特別冷血?”

“是不是已經在心裏把我們罵了一百遍?”

這個時候一定要閉嘴,不然他們隻會越說越帶勁。

我看過那些被訓得可憐兮兮的哥哥姐姐,他們是爸媽公司裏犯了錯的員工,按我媽的話說:“如果是小萌新,對他們進行物質傷害是最有效的,要是久經沙場的老油條,那就對他們施加精神壓力。”

我覺得我媽太狠了,難怪可以搞定我爸這麼奇妙的男子。

***

忘了介紹一下,我還有個小我四歲的妹妹,杜鳶。

非常不公平的是,妹妹有個非常好聽的小名“染染”,我本以為她會叫二毛或者小毛。

妹妹是爸爸千方百計求來的——不要誤會,他並沒有去廟裏燒香,也沒有找什麼算命大師,而是在我媽麵前軟磨硬泡撒嬌耍賴打滾賣萌……求來的。

我媽平時非常吃這一套,隻要不觸及原則問題,基本上我爸搖兩下尾巴也就過去了。但在妹妹的事情上,我媽卻顯得異常堅決。

“公司前幾年正是用人的時候,大毛是個意外也就算了,你還想怎樣?”

“如果要我在家人和工作之中選擇,我當然選前者啊!一碼歸一碼,你不要老拿公司當擋箭牌。”

“這種事情順其自然,又不是你想要就有的。”

我媽確實是個工作狂人不假,但我爸也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主兒。我隱約記得,那一年蕭君彥叔叔結婚,爸媽帶我去參加婚禮,海島上風光無限,爸爸卻無心欣賞,像個牛皮糖似的一直黏著媽媽,甚至嫌我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