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諸星(1 / 2)

在多元宇宙某些不可名狀的偉大存在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言。

在多元宇宙時間與空間的間隙,不可名狀的混沌歸墟之中存在著一顆與地球相似的生命星球。

這顆星球既使是某些不可名狀的偉大存在也無法發現、觀測,與確定。甚至連它到底是否真實存在,存在於混沌歸墟的何處都無法把握。

但所有知道這個最初僅在某個極圈子中流傳的傳言,並通過某種途徑確定這則傳言真實性的偉大存在都有著這樣的明悟:

當這顆不確定的星球突破多元宇宙時間與空間的間隙,從混沌歸墟之中破空而出,出現在多元宇宙的主物質世界的時候,便是整個多元宇宙突破現有的限製實現自我晉升和巨變的時刻。

所以所有知道傳言的不可名狀的偉大存在無論懷揣著怎麼樣的想法與目的又或者是陰謀,都在靜靜等待著這顆傳言中的星球出現。

而這顆比之地球大了不知多少倍的星球的名字叫做“諸星”。

諸星是不確定的世界。

它不存在於多元宇宙主物質世界的命運長河之中。

它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至少在它沒有出現在主物質世界之前沒有。

它有著自己的時間長河和命運長河,但無論是時間長河還是命運長河硬要形容的話都是一個由無數的“圓”組成的“球”。

所以諸星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又同時擁有者無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諸星沒有明確的命運,但同時存在著無量記數的命運。

一切都在於諸星如何選擇。又或者諸星上存在的生靈如何選擇。

一切由“祂”選擇,一切由“祂”承擔。

這便是不確定的世界,由無量記數的選擇組成的一個個不同命運、不同軌跡、不同曆史長河的境界線所有共同彙合起一個混元的“球”型世界——諸星。

我們的故事便發生在諸星某一個存在於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境界線上。

這條境界線上的諸星已經曆經了四個時代:

先生靈存在的神話時代;

先與後生靈共存的仙神時代;

後生靈競相爭鋒的仙俠時代;

第三次變後的末法時代。

而即將到來的第五個時代後世稱之為——“新修煉時代”,又名“晨星時代”。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正值第四個時代完結,第五個時代到來的關鍵節點,被後世稱之為“新時代黎明”的“諸星休眠,種族再起”的百年開端。

進入末法時代後的諸星上存在的智慧生靈僅剩下七支,或者五個種族。

與地球上相似的人類族群,人族。

與地球眾多遊戲中虛構的野蠻人、半獸人相似的蠻族。

與地球某處影視動畫中盛行的獸耳娘中貓娘相似的貓族。

存在於地球人類幻想與神話中使族相似的羽族。

接近於同樣存在於地球人類幻想中精靈族的長耳族。

人族、蠻族、貓族、羽族、長耳族,這便是末法時代諸星僅存的五大種族。

七支智慧生靈族群中有三支屬於人族,一支與地球華夏一樣黑發黑瞳的諸夏人族,一支與地球歐美相似由不同膚色、不同發色、不同瞳色人種組成的夷人族。

還有一支則是與諸夏族一樣黑發黑瞳但擁有一般人族沒有的種族異能的人族亞種虞人族。

諸星因為其不確定性存在著無量記數的境界線,類似於我們所的平行世界。

又因為這無量記數,不斷產生的同時又在不斷消亡的境界線相互間影響的關係,諸星的智慧生靈中存在一種特異的“人”群。

他們的名字叫做“煌生”。

“煌生”是指因境界線影響,某條境界線的生靈在某個時刻因不明原因擁有了其他境界線上鏡像靈魂的某段或者某個時刻的記憶又或者在不明原因下擁有某些異於常人能力的特殊“人”群。

“煌生”分為兩類,三個群體。

一類是體驗過其它境界線上鏡像靈魂的生活,但沒有保留住鏡像記憶的未覺醒煌生。這個群體占了所有“煌生”的百分之九十。

剩下的百分之十保留了鏡像記憶或者突然間擁有了特殊能力的“煌生”被稱之為覺醒煌生。

當然幾乎所有的“煌生”都無法長久的保留住鏡像靈魂的記憶,通常來能夠保留住鏡像記憶一個“冕時”(相當於地球三個時辰,六個時的時間)就已經是極限。

覺醒煌生和未覺醒煌生的區別就在於未覺醒煌生屬於“夢醒了無痕”的狀態,而覺醒煌生屬於“黃粱一夢”,夢醒後依舊能夠回味餘韻,甚至在“現實”中麵臨相似情景時會自然產生類似“既視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