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江西廬山,金烏西沉。
一片紅彤彤中,一個略顯稚嫩的背影如一顆青鬆,牢牢地駐留在漢陽峰頂,若隱若現。但若是修煉之人定睛細看,這一個身著灰色僧衣的沙彌,背部一直在微微晃動,顯然是到了行功的關鍵時刻。
當當當當一陣陣鍾聲,宏大而又悠遠,像永不止歇的誦經聲,穿過無盡時空,回蕩在疊疊青山間。那個禪坐良久的沙彌不禁一陣晃動。
“哎——”,一聲長歎,隻見一排白鶴,衝而去。
“這世上真有六道輪回麼?若是有因果循環,善惡輪回,卻又為何誠心念佛可往生西極樂?難道念一聲號佛即可消除一世業障?或者念一世佛號可銷一時業障,如是生生世世誠心念佛,銷除無邊業障?但六道輪回,也許你今生今世念佛,他生他世受累劫之苦又入畜生道,又如何念佛?佛祖世尊,何以解我疑惑?”沙彌,緩緩站起來,惆悵無比的伸了一下懶腰,喃喃自語道。一張青澀的臉龐,流露出的卻是少見的“頓悟人世愁苦,難了眾生因果”的悲苦之色。
沙彌,法號悟虛,前生本是西曆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農民工,名叫張三,在一個風雨如晦的夜晚,酒足飯飽思*欲的時候,出門暴走,結果打雷劈,輪回轉世,穿越至元末。
“師兄,可以回去了。師傅他老人家已經消氣了。”一個馬臉漢子,全力催動著法力,駕著一朵白雲狀的法器,飛到身邊,滿口欣喜。張三,哦,不,現在叫悟虛,望著這個從遠處急急飛來的師弟,心裏也是一股暖意。自從穿越至此,廬山花蓮妙法宗十二峰內,除了呆板嚴厲的師傅,就數這個年紀稍長的俗家弟子朱重八師弟最是關心自己了。沒錯,就是抗元英雄朱重八,大明皇帝朱元璋。
“重八師弟——”
“悟虛師兄——”
師兄弟二人,拱手為禮,隨即相視一笑,並肩而立,飛向層層煙霞中那不為俗世而知的花蓮妙法宗山門。
正所謂:前生不識朱元璋,雷滾滾到妙法。
敢問眾生輪回苦,身披彩霞會重八。
江西廬山,在世人眼裏,自古以來,都是風景名勝之地,雄奇俊秀的山峰大大有一百多座。當然,有一些是靈氣聚集之所,被古往今來的那些大英雄、大修士,以驚世神通,攝藏在法術之中,外界俗人隻看得到眩目的峭壁,和滔的雲海。
古老相傳,廬山有六大奇峰,六大宗門。蓮法峰、純陽峰、浩然峰、陰罡峰、囚魔峰、羅刹峰。
悟虛沙彌的輪回轉世所投身的花蓮妙法宗,其山門便是駐紮在蓮法峰上。原本其他五峰皆有修煉宗門,但不知何故何時,都已不見蹤影,至少悟虛自從被宗主抱上山門那時起,廬山之上便是隻有一個花蓮妙法宗。其餘五峰五宗,悟虛或許是因為修為尚淺,或許是因為資曆尚淺,從未聽聞,從未得見。
花蓮妙法宗,相傳為晉代慧遠禪師一脈,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花蓮妙法宗,和修行世界其他一些宗門不同,宗門之人皆以佛弟子身份共處,雖有內外門之分,其實不過出家弟子與俗家弟子之分罷了。內門佛弟子中,選三位長者組成長老團,以善知識身份,帶領眾內外弟子共修佛法。修行世界的諸多應酬,由長老團出麵;世俗之事,多為外門弟子隨意處理。從悟虛體內藏著的這個後世靈魂來看,內門出家弟子就是一群隱修,早上醒了,起來摘個果子吃,然後打坐念經,黑了再摘個果子吃,吃完睡覺。外門俗家弟子呢?有的是消磨時間的,有的是追星一族的,有的是逃難的,有的是避仇的。。當然肯定是對佛親近的,按照悟虛師傅的話,是有佛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