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爭執(1 / 2)

這五個偷跑出去的年輕契丹貴族都是大遼高層王公貴族的子嗣,他們在大遼囂張跋扈、任性妄為慣了,表麵上對耶律乙辛敬畏不已,實際上並沒有太把耶律乙辛的警告放在心上。

在遼國,契丹人的傳統製度影響十分強大,尤其是貴族們為維護自己利益竭力保持私家武裝。這些軍隊始終是貴族的私人財產。一旦國家發生戰爭,皇帝就將向王侯貴族發出征兵令。而貴族則有義務出兵或親自領兵參戰。而且不光出人,還要自己提供士兵所需戰馬、衣甲、兵器和口糧等。如果戰鬥中發生戰損傷亡,皇帝將給於適當的經濟補償。

而出兵尤其是親自領兵出戰的貴族,戰爭中擁有優先劫掠權,戰後對戰利品如財寶或奴隸則有優先挑選權。當時契丹國家正規軍規模、數量有,而且軍事製度還遺留有強烈的舊式色彩。因此,貴族王公軍成為軍隊重要來源,成為遼國對外用兵的主力。貴族們在遼國軍事和國家政治中都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可以想見。

當初,王公貴族們千方百計的將子嗣送進大遼使節團,一方麵增長一下這些公子哥的閱曆、開闊一下他們的眼界,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給這些公子哥攢點資曆。

誰知道這些貴族公子哥們一路上依仗著他們父輩那些契丹王公貴族們在大遼的權勢地位,對使節團如同成員都頤指氣使、呼來喝去的,所以,這五個公子哥在使節團內部都不受待見。

使節團有些成員看他們偷溜出去都準備看好戲來著。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去提醒他們不要闖禍。

而這一切都落在密切觀察著他們的梁乙逋眼中。梁乙逋一直密切關注著大遼使節團的動向,尋找機會。

今日一早,梁乙逋便到迎賓館樓上去求見耶律乙辛。耶律乙辛的態度依然與之前一樣,對梁乙逋的拜會也很是冷淡。

在梁乙逋看來,耶律乙辛眼神中充滿了對他的譏笑以及對西夏的嘲諷,這讓陰險毒辣、十分記仇的梁乙逋懷恨在心。西夏使節團其他成員也對耶律乙辛的敷衍的態度很是不滿。這也讓梁乙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計劃。

偷跑出去的五個契丹年輕貴族分別名為耶律仁先、耶律義先、耶律禮先、蕭楚、蕭阮。這五人年齡都在十八九歲這樣,一個個長的五大三粗的,像熊一樣健壯。而這五人的父輩在大遼更是權勢不下於耶律乙辛和蕭峰的強勢人物,倘若他們幾人聯合起來,手中掌握的大遼軍隊完全可以與遼道宗耶律洪基、耶律乙辛及蕭峰三人抗衡。

熟悉曆史的人可以發現一個奇特的地方,契丹貴族在姓氏上很特別。大遼建國後,整個契丹貴族隻有兩個姓氏,一個是耶律姓,另一個是蕭姓。兩者的起源雖不一樣,但兩個姓氏的格局一直延續到大遼滅亡,很是奇特。

耶律仁先、耶律義先、耶律禮先、蕭楚、蕭阮昨夜逛過汴京夜市,回去之後幾人都感覺意猶未盡。今夜溜出來,就是為了玩個痛快,反正明日大宋的大朝會又不用他們參加,他們如是想道。

耶律仁先、耶律義先、耶律禮先、蕭楚、蕭阮五人先是去了州橋夜市。在州橋,他們再次將這個時節的特色小吃嚐了個遍。煎炒、熬燉、蒸煮等小吃真是各具特色。

接著他們又再次去了馬行街夜市,與昨晚的走馬觀花不同,今晚他們五人可是很仔細的挨家挨戶的逛了過去。

逛的累了,五人便找了家茶館稍事休息。此刻的茶館裏,說書先生正激情洋溢的說著那百姓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楊家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