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官祿(2 / 2)

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大學校長)從四品(掌教育行政)

司業(副校長)正六品

國子博士正八品

國子監丞正八品

轉運司:轉運使、副使、判官(掌一路財賦、又兼管監察官司吏之事,南宋謂“漕司”)

提刑司:(提點刑獄公事,掌司法和刑獄南宋謂“憲司”)

提舉常平司:(提舉常平茶鹽公事掌常平倉及貸放錢穀等事務,南宋謂“倉司”)

提舉學事司:(掌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南宋謂“監司”)

經略安撫司經略安撫使(南宋謂“帥司”)

府知府事(各一人)

(府尹)開封尹正三品(掌府之事宋於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稱“府”)

(少尹)開封少尹從六品

(判官)

(推官)開封府均從六品

州(判某州事)

(刺史)從五品(掌州之治宋不設“太守”,“刺史”乃虛銜)

判某州事(簡稱知州,權知某州軍州事)

監縣(知某軍事戌兵駐縣官,兼管軍事)

宋代之縣,分為:

赤縣:在京城內

畿縣:京城外

望縣:四千戶以上

緊縣:三千戶以上

上縣:二千戶以上

中縣:千戶以上

中下縣:不中千戶

下縣:五百戶以下

知縣(縣令)赤縣:正七品

畿縣:正八品

其它:從八品掌縣之治

縣丞(小邑不置)赤縣:正八品

畿縣:從八品

其它:從八品

主簿(小邑不置者以尉兼)赤縣:從八品

畿縣:正九品

其它:從九品

尉赤縣:從八品

畿縣:正九品

其它:從九品

以上,為宋朝官員品階,

優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願致仕(退休)的,有的為延長任職期限,竟改動年齡。中國古代的“秩祿”製度,等級森嚴,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祿是俸祿,是朝廷發給官吏的薪餉。官秩品在秦漢時以穀物多少計算。西漢從萬石到佐史分為二十級,曹魏時以一品至九品定分為九級,南北朝逐漸改為正從九品十八級,隋唐沿襲南北朝的秩品等級,以後各朝也大抵如此。

漢代的官俸以穀物計算,最高秩萬石月俸350斛(一斛相當於14公斤),最低秩月俸僅為3.6斛。兩者相差近百倍。唐代官俸有職田、祿米、錢貨。京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頃,京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頃50畝。武德初年,正一品祿米700石,從九品祿米50石。貞觀時一品官月俸錢6800文,九品官為1300文。唐後期,俸祿厚外官、薄京官。宋朝百官的俸祿在曆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優厚,月薪餉最高達400貫(一貫為千文),是漢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錢外,還有祿米,宋朝大小官員錦衣美食,生活奢華。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除以上薪餉外,各種福利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官員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錢也由政府“埋單”。宋代公用錢借貸利息與職田的收入,除由部門長官支用外,大部分進了部門“小金庫”,隔三差五發放給官吏們,成為收入的一部分。官員出差或赴任時,可以憑朝廷發的“給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甚至領用糧食衣服等。

宋朝還設立“祠祿之製”,德高望重的高級官員進行定期療養,一切費用均由國家承擔。宋朝的不少官員能領取兩份薪餉,名曰“職錢”。優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願致仕(退休)的,有的為延長任職期限,竟改動年齡。因此,朝廷隻好強迫官員致仕,對年滿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課,不給升遷。官員致仕時,往往給予加官晉級,類似當今公務員的“即提即退”。宰相級的官員致仕後,仍可參議朝政做“高級顧問”。官員自動致仕的,其子孫可以“蔭補”一定的官職,致使“官二代”從政者眾多。

宋朝官吏待遇如此之高,在神宗的思想裏,真的難以想象大宋商業竟然會如此發達。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8066/501803160.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