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歸鄉(1 / 3)

歸鄉

華夏大陸,宗皇曆1999年冬,統治著這片大陸的道門---觀世道宗於其衛道府所在地泰山之巔,召開百年一次的宗皇紀年大會,分布於大陸各地的四十九個道府分宗宗主均彙集於此;按照將近兩千年的慣例,在位已滿百年的第十九任宗皇絕亦然將宣告退位,宗皇紀年大會將從宗門的十位長老中由下屬四十九宗推舉出第二十任宗皇。

龍虎山位於華夏大陸東南,此地依山傍水,丹石林立且宛如道韻成。觀世道宗四十九分宗之一正一宗在此地傳道受業已逾千年,正一宗尤以煉丹之術聞名大陸。道門自創道之始便尊崇自然之道,凡間眾人若欲入道門,皆會將子女送入地方觀院修習道義,地方觀院肄業後,其中的拔尖者將進入地方所屬的四十九宗門學道,修習道法。

正一宗理事殿內,年近花甲的煉丹師清河卑躬立於布道使溫泯身後;“溫泯轉身看向因常年煉丹而麵容枯瘦的清河,心中亦有些許動容,便放下平日裏的威嚴溫和道:依宗門規定,你矜矜業業為宗門煉丹已數十載,可以告別丹爐遠離藥毒之侵蝕,反鄉頤養年了,本使亦為爾感到欣慰,那告老之後安頓事宜戶司可已為你安排妥當?”

藥師清河聞布道使言辭一改往日之不近人情之態,反如此溫和,也不禁長出一口氣不再前般拘謹,道:“承蒙上使牽掛,返鄉之後安頓事宜戶司已安排好了,此後生活所需均由老朽家鄉三清鎮的衛道司每月發放。”

溫泯轉身笑道:“如此便好,三清鎮。”身後的煉丹師清河見溫泯已然轉身,怕是不想再聽自己多言了,言與不言,倒是另久經人事的他不知所措了。

溫泯雖背對而立,卻也察覺到了身後之人似乎還有其他事情要;普普通通的一個煉丹師,溫泯本不願與之多言,故而轉身以示其離開;不過突然想起清河剛剛所提及的三清鎮,不禁讓自己回想起一些前塵往事,雖未轉身,卻也不改起溫和之態,道:“你可還記得自己是哪一年進入正一宗的嗎。”

正在一旁糾結萬千的清河聞的上使主動問話,趕忙答道:“記得,是宗皇曆一千九百五十九年,時年老朽十八歲,是時任三清院觀主墨辛推薦進入了正一宗。”

溫泯聞言不禁沉吟良久,方想起這身後的煉丹人似乎是與當年的三清院觀主墨辛有舊,也正是看了這位老道友的書信,才同意安排這清河進入宗門煉藥。“時逾四十栽,當時吾亦初任正一宗布道使,你與墨辛是何關係。”清河答道:“墨辛長老是老朽的姐夫”。“哦?嗬嗬,真是沒想到已故的上宗長老墨辛居然是你姐夫,著實讓人意外,平日裏怎不見你提起此事。”

清河道:“老朽自知與道無緣,能夠進入宗門煉藥以養家糊口便已知足,故而不曾與外言及此事。”溫泯聞言不禁轉身多看了這清河一眼,心想此人雖是平常,卻也有平常之心,也是難得。“我見你心中忐忑,應是有求於我,不妨直言。”溫泯心想,看此人老實本分,應該也不會提什麼過分的請求。

清河見上使已經把話講明,久懸不下的心也放了下來,便直言道:“老朽有一子,時年十七,曾於三清院學道,凡塵繚亂,唯有修道乃是正途,老朽希望他能夠進入正一宗,修習上宗道法。”

溫泯笑道:“吾當何事,不過是安排子嗣入門學道,尋常人家子女都隻需要下宗下院終試合格,即可進入上宗進修…,你就為此事來求我,莫非你兒子求道未過終試?”

清河似乎也預料到上使會如此反應,訕訕道:“讓上使見笑,犬子在三清院中,確實道業不精,終試未能合格。”

溫泯道:“既然下院終試未能達標,興許是無心求道,與道無緣,你又何必強求。”

清河聞言忙道:“十五年前,墨辛道長在外遊曆返鄉,曾親自幫犬子開啟心竅;墨辛道長他身懷道心且心性自然,日後定能虛心以為道舍,隻是求道之路極為曲折,一切靠他自己,也靠一個緣字。”

十五年前,這個時間節點倒是讓溫泯回憶起種種往事傳言,十五年前,久曆凡塵之中以身證道的墨辛,道法造詣登臨極境,躋身觀世道宗十大長老之列,並有望在下屆宗皇紀年大會中被推舉為新任宗皇,隻是好景不長,也許是妒英才,十三年前墨辛身消道隕……陷入回憶中的溫泯突然想起來自己身邊還站著個煉丹師,隨即抬手從不遠處的文案處招來一布道令,道:“既然有道心,執此令牌,交付布道司,他們自會依你所言”。言畢便轉身入內而去,眉宇間似有心事??????。

上使就如此應下此事,呆呆的接過落入手中的符令,一時間竟沒反應過來,待緩過神來時,布道使依然離開,頓時喜開心顏,便急忙往這布道司而去。

正一宗布道司,老藥師清河將事情言明後司員接過令牌,不禁詫異地看著眼前這位在宗門煉了幾十年的老頭子,道:“這麼寶貴的布道令你居然能要到,有這令牌你兒子就是下院終試考零分也沒事。”老清河不禁心中汗顏???嗬嗬,可不是考零分呢,我兒子壓根就沒去考????。

清晨,龍虎山腳下,百無聊賴的白術正晃蕩著坐在山道旁邊的樹枝上,眼前的山道直通龍虎正一宗的後門,故建於沿山陰一側。此時雖值冬季,龍虎山卻長青如常,隻是這山間的涼意透人心腹。因正一宗坐落山頂,閑暇之時非宗門之人是不得上山的,故而讓這晨間山野更為靜謐;白術實在等得感到無所事事,便就地端坐於樹梢,閉目運神,入定之後便驚覺這龍虎上好像還真像傳中一樣身具道韻,靈氣吐納之間,便能與身下古樹的精氣運轉脈絡相共鳴。

白術不由得心想,入不得道門,能在這山腳悟悟道也不錯,於是便敞開心門,去除雜念空虛內心以為道舍,以身下這古樹為始,捕捉群山靈氣流轉脈搏,運轉自身精氣與之相和,一吐一呐之間,便有山間靈氣便星星點點彙聚而來,自門而入體,衝洗靈台而後自湧泉而出,借由這身下的古樹回歸大地…

這一幕恰巧被一過路女修看見,女修起初隻當是山中弟子在這打坐了,然而運目一撇,發現此人…運功方式也未免太奇葩,引靈氣入體後,竟然絲毫不取,全部返入身下古樹…這就是傳中的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嗎?

意識閃爍之間,白術也發現有人在自己附近停留,便從入定中醒來;睜開入目之見一名女修站在樹下望向自己…好像是看了許久的樣子,但自己為何才剛剛發覺呢?

“你……站在這多久了”白術訕然問道

“你在這坐多久了”女修笑而反問道

“……”這抬杠般的反問讓白術有點不明所以,一時語塞,不過仔細端詳之下,這女修雖然樣貌平平,卻能夠讓人感到一股平和寧靜之溫暖,也許是這上宗修習過道法之人,都是這般平和吧。

“我在此處駐足已有片刻,若不是我氣勁外放,你怕是一時半會兒還不願意醒來;你未著本宗服飾,引靈功法也甚為奇特,不是本宗修士?”女修問道。

“江湖散人,曾於正一宗下屬三清院修業,在此等人,便入定以待。”白術見女修言談端正,身著帶有火焰紋路白色修士服,應當是正一宗的修士,便如實道來。

“原來如此,那是我打擾了道友,唐突了。”女修聞言欠身行禮道

白術見狀,便也旋身從樹梢落與女修近前,還施以禮道:“無礙”。

“我無意打擾道友,隻是見道友引靈功法奇特,故欲請教。而且據我所知,三清院屬下宗下院,隻授道義,不傳道法…”女修麵帶疑惑道

“誠如前輩所言,在下未曾學過道法,前輩所沿引靈,隻是我自己感悟出來的。”白術心想,這女修讓人有種溫婉如玉的感覺,應是修為不低了,便也如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