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憲其實對楊妙真的定位非常準確,她就是一個優秀的騎兵將領,有著英勇無畏,以及神乎其神的戰場直覺,再加上極為優秀的戰鬥意識。
這種人很多時候連自己都沒想清楚是真沒回事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這樣的天賦用在對時機把握要求極高的騎兵將領身上,自然是無往不利,但在步兵和混合軍團的對抗中,就有些不足,對於步兵來說,心思縝密,少犯錯誤,才是最重要的天賦。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雖然不停的吃虧,但楊妙真卻不肯退縮,就跟被人激怒了的傻瓜一樣,非要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和完顏平濤死磕。
但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最終完顏平濤承受不了損失,主動撤出了這場戰役,全軍後撤,任由楊妙真修建了一條圓形的土牆,將擋在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第一座棱堡徹底給包圍了起來。
原來,在這場反複爭奪的戰鬥中,雖然完顏平濤更占優勢,但作為進攻方的完顏平濤並不比楊妙真的手下傷亡率低太多。
今天的東海國,擁有河北,山東,遼東,高麗,總人口加起來,超過兩千萬!(在蒙古伐金之前,整個金國有五千三百萬人口(該數據來自劍橋中國史),這些人口中有一千三百多萬分布在河南,大約一千萬分布在河北,將近一千萬分布在山東,其餘兩千萬分布在山西,陝西,遼東等地,淮北因為黃河改道的破壞,人口密度不高(該數據根據劍橋中國史中數據和金朝人口分布圖大概估計)。
蒙金戰爭之後,河北受到的破壞最大,一千萬人隻剩下不到一半,山東因為陳憲的存在,保全了大半,目前剩下六七百萬人口,高麗半島戰後還剩四百多萬人口,再加上這些年陳憲從金國引進的人口,整個東海國人口總量在兩千萬左右。
對此時的東海國來說,死上十萬八萬大軍,根本傷不了筋骨,但完顏平濤治下百姓都不足一百萬,其中青壯不過二十多萬人,完顏平濤征集十萬大軍,已經到了塊斷弦的極限,死傷兩三萬,就能讓他元氣大傷,他如何敢跟楊妙真拚傷亡?
楊妙真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會吃虧也要跟他耗著。
……
包圍了這座棱堡之後,楊妙真又從後方調集水泥,在包圍圈的四個方向,各修建了一座簡陋的小棱堡,在四座小棱堡中駐紮一個營的步兵外加兩個營的民兵,看守包圍圈裏的棱堡。
安頓妥當之後,楊妙真就拔營開往下一座棱堡。
等到楊妙真用這個笨辦法看住了完顏平濤的第三座棱堡,深入到棱堡帶的深處之後,她開始感到不好受了。
因為完顏平濤的輕騎兵靠著棱堡的掩護和補給,開始在楊妙真身後神出鬼沒,打擊他的糧道。
因為棱堡的存在,楊妙真的大軍在敵境內根本找不到一顆糧食,大軍的軍需都需要從後方調遣。
為了防止被完顏平濤徹底切斷糧道,楊妙真抽調了整整一個胸甲騎兵師和一個輕騎兵師去護送糧草運輸。
在進入北金國的棱堡帶之前,這樣的護送力量,還夠用,但進入棱堡區之後,完顏平濤依托棱堡的補給和掩護,就能組織更加龐大的截糧隊伍,而不怕楊妙真以糧草為誘餌反過來埋伏他,這讓楊妙真的後勤壓力一下子變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