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在別院裏養了不少樂師,多是相貌嬌美的年輕樂師,也有些不怎麼要臉的寒門士子。正經的麵首倒是沒有,不過說出來也就那麼回事。反正她跟高平王關係也不好,兩人各過各的,她不管高平王花天酒地,高平王也從不管她守不守婦道。
武慧兒想著的是先去東邊院子給高平王請安,然後直接穿過中間的庭院去西院給高平王妃請安。至於車馬,讓車夫直接趕到西院去就好了,到時候從西院直接回去。
馬車在不算熱鬧的街道上緩慢行駛著。路上行人也不多,街道兩邊的酒樓和各色店鋪的旗幟也蔫蔫的。城南這邊果然不是很繁華。屋子倒是多,不過多是空置的,大部分都是城東貴人們的別院。
約莫行了小半個時辰,馬車在一處空曠地帶停了。前麵便是武家別院的東門了。門戶便有守門的小廝,見到帶了淮海王府標誌的馬車,都迎了過來。裴絮先下了馬。
小廝自然是認識裴絮的,笑嘻嘻地向裴絮行禮,然後便覷著眼睛看著裴絮,等著打賞。武慧兒也跟著裴絮下了馬車,那笑嘻嘻的小廝忙向武慧兒又行了一禮,然卻不敢這樣覷著武慧兒,連裴絮都不敢覷了,恭敬地半低了頭在前麵引路。
除了武小三武小四和裴絮的兩個護衛,其他人都跟著馬車去了西院。小廝知道武慧兒的行事,所以也沒管馬車。
高平王整日裏是無所事事的,今日自然也是如此,而且因為昨晚玩得太嗨,這個時候,還沒起床呢!沒起床正好,武慧兒就在他住的院子裏,隔著房門請了安就帶著裴絮往西院去了。
西院這邊的人倒是都起來了。高平王妃正帶著一窩的韋氏族人在園子裏閑逛。昨日劉嬤嬤來傳消息的時候還說隻有韋輕若一個人在,今日園子裏除了高平王妃和韋輕若還多了一個韋茜娘。
韋茜娘是高平王妃同胞弟弟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韋朝若,也是個病秧子,跟武靜差不多,韋朝佛和韋茜娘是高平王妃嫡親的侄子侄女。高平王妃的胞弟早逝,韋朝佛和韋茜娘幼時為韋家常受欺壓,高平王妃心疼他們兩個,本想直接接到了武家撫養,但那時武妃還在世,武氏一族的在長安的勢力也還強大,韋氏還不敢跟武家硬扛,再加上韋氏也是世家大族,怎會將自家子弟給外人撫養,這豈不是明晃晃地打他們韋氏的臉。高平王妃一腔憐愛之心處處受到掣肘,最後都化成了幽怨。當然這怨都是針對武家的,對娘家韋氏一族,她還是很包容的。
後來武妃去世,武氏一族在長安的勢力凋零了大半。高平王妃仗著娘家韋氏的力量,開始在武家作威作福,作天作地。她把自己全部的母愛都給了這兩個在她看來無父無母的孩子。跟他們兩個比起來,武慧兒兄妹幾個就像小娘養的。
後來韋茜娘看上了三兄,高平王妃就作天作地要死要活地逼著武信娶了韋茜娘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