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界烏洲,有九河一十二脈,靈氣浩蕩,乃修道頓仙絕佳之地。
九河源於羲空之水,本是一支,自北向南濤濤無寧日。其途所經處,夾淤帶惡,戾之濁濁,惡臭漫。生靈飲之,性情易怒,以致兩岸死屍處處,汙氣遮。忽一日,有九提道人出北海醉酒遨遊,乘劍遙觀此景,心中凜然,故抬指畫道,以一分九,泄盡水中貪戾之氣。自此,九河澄清,生靈開慧,奔騰之勢化作涓涓流水。
山乘水運,氣脈漸醞,九河共在烏洲打了十二道彎,正催生出十二處靈脈。每處靈脈皆有大大十多座峰,峰體高聳,若托雲之柱,其上植被林木常年綠瑩,不見落葉,足可見靈氣之盛。
九河出海前的最後一道彎,位於碧波山下。水躍山澗,恰似駐足不前,形成壯觀奇美的渦旋,攪動水珠,打的周遭經年起霧,遠遠望去,七彩霞光環繞山頂,神聖不可侵犯。山腳下,常有百姓慕名而來,焚香祈願,更有問道求長生之人,欲上山尋仙。
……
碧波山頂,雲海縹緲處。
一身著青裙的女子盤膝坐於巨石上。
微風吹佛,垂腰長發輕搖,發梢係帶扶搖飄動。
她閉著雙目,神色古波不驚,雪白肌膚如雲海一般。
忽而風大,衣裙擺動間,領口脖頸處的三朵梅花胎印時隱時現。
不知過了多久,似是風靜雲停間,女子雙眸睜開,右臂緩緩抬起,纖手輕勾,置於身後巨石上的劍,猛然出鞘!
恰似龍吟虎嘯,長劍旋轉升空,攪得地變色,帶著森寒忽閃的利芒,一舉刺破蒼穹!
手腕一翻,繼而探出食指,向前一點。
長劍急轉而下,由蒼穹跌落,而後又筆直向前,掃開濃密雲海,生生撕開個大缺口,綿延數裏。
“呼。”
女子瞅著眼前,由長劍劃破雲海而開出的道,抿了抿嘴,似有所不滿。隨後纖指輕招,長劍眨眼飛回,重新入鞘。
風再次吹拂。
翻滾雲海慢慢將道路合並。
女子站起了身,窈窕身材曲線柔美,立在那,恰如仙女臨凡。
她拿起長劍,未做停留,步伐不緊不慢,順登山石階而下。
石階兩旁,偶見飛鳥振翅,到了雲海下方,更可見白鶴衝,翱翔九霄。
來到山腰附近,已可聞濺水落珠之聲,陣陣水霧彌漫,令人之肌膚清爽無比。
九水最後的彎口間,巨大渦旋附近的山石,長年累月下,早已被飛濺的水滴磨剮發亮,高低起落,參差不齊,如一層層磊落而起的蘑菇。而此時的‘蘑菇’上,正坐著位光腳姑娘。
姑娘十六七歲,頭上紮了兩個環辮,一左一右,對稱好看。她臉上的酒窩也如環辮一般,一左一右,對稱好看。
其實‘蘑菇’上除了姑娘外,還有十幾頭梅花鹿,它們或站或坐,沐浴在飛濺的珠水中。
“紅杞,跟你多少次了,別欺負它們。”女子步下石階,抬頭望著巨石頂,一手拎劍,一手叉腰,神色好笑又好氣。
正搖晃光腳的姑娘,原本一隻手抓著鹿角,另一隻手裏捏著尾鮮魚,看那動作,竟是要將鮮魚塞入鹿的嘴裏。而後者顯然不樂意去吃那麼腥的東西,奈何又掙脫不得,急的四蹄向後拉扯,雙眼噙淚。聽到呼聲,她偏頭下望,看清是誰後,調皮的吐吐舌頭,兩手一鬆,鹿和魚終得解脫,一個飛奔而去,一個搖身躍入渦旋。
“雨君師姐!”
姑娘的嘴角帶著倆酒窩,在高處喊了聲,隨後身軀一挺,竟是從巨石跳下。奇異的事發生了,按理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定會驟然掉落入水,哪知她兩腳踏在滿是水霧的空中,竟如同在走一道高低棧道,一步步徐徐而下。雖然走步動作一擺一搖,兩肩高來低去,如醉漢跌跤,但總算是有驚無險到了對方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