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這個劉財主家裏和劉貴生卻沒有絲毫關聯,這普之下姓劉的實在太多了,這地租,劉貴生家裏一粒也不能少交。
近一個月以來,唐學誌也沒有閑著,而是一直加強了對身體的恢複訓練,有他後世的那一套訓練方式,體能也恢複的很快,而且似乎身體也發生了變化,長高了不,也比以前更壯了,食量更是大的驚人。
就連衣服都鞋子撐都沒法穿了,還是張嫂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些碎布頭和張秋雲二人給他縫了雙布鞋,不然他估計是隻有光著腳板了。
因張萬春這段時間腿腳不方便,家中許多活都是靠郭大牛和李大山二人來做,張三順也會跟著打下幫手。
好在郭大牛生就是個會操船的,下海打魚樣樣都能,還會摸一些魚類,貝類和海參等能夠補充體力的東西上來,比起張萬春可是強多了,這段時間以來張家的生活倒是好了不少。
雖然是有這些東西的補充,但是卻非常難吃,沒有油和佐料,簡直難以下咽。
這島上僅有兩條漁船,除了這一條外,還有劉貴生家一條,大家都是輪著使用,有時候也是搭夥使用,這段時間馬三家和郭大牛、唐學誌一起出海的次數最多,因此馬三這段時間也是占了大便宜。
“五叔,您的腳也好利索了,不如咱們什麼時候上岸去看看能不能換點東西回來
,一來可以改善一下家裏的夥食,二來我這衣服也該換換了,再不換可就得撐破了。”
晌午,唐學誌找到張萬春商議,看是否能上岸一趟。
“哎,你看我,還將這事給忘了,想必你們也在島上悶壞了,是該去趟縣城了,不過去縣城來回得要七八,還得跟大夥商量一下,這麼久了,其他人家也需要進城換東西。”
張萬春聽唐學誌想進城一趟,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午飯後便猴急猴急的去找劉貴生商量去了。
大約半個多時辰後,張萬春便從劉貴生家回來。
劉貴生同意去縣城了。
不過雖然在島上的所有人家都需要稍帶一些東西回來,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會一道去,而是交代去的人買回來就好了。
“五叔,不好了,劉財主家來人了,是要來收租子的。”
一個後生急匆匆的跑到張萬春家裏,告訴張萬春,劉財主家派人來收租子了。
張萬春聽收租的人來了,心中一驚,自己起早貪黑就節省下了這麼點糧食,終究還是要交給那劉老財了。
“鏜鏜鏜鏜”
幾聲急促的鑼聲想起,隨後便有人大喊道:“大南島上的人,都出來了哈,劉老爺讓咱哥幾個來收租子了,都出來了哈。”
唐學誌本來和郭大牛等人一道在海邊撿貝殼,這個地方距離村子有近一裏多地,他聽到了鑼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也帶著郭大牛和李大人二人朝村子這邊趕過來。
“都來了吧,大家的秋糧都收入庫了哈,咱劉老爺這次讓我過來將今年秋糧租子收回去,順便一下,都別耍滑頭,家裏有多少地我這裏都有數,劉老爺了今年秋糧租子漲半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