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0年,距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已有百年之久。三戰結束後,地表受輻射嚴重程度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動植物都大多難以存活,生存危機的逼迫,再加上三戰時各國窮兵黷武,不少國家科技飛速發展,人類從此進入科技末法時代。
在各國合作以及聯合國的支持下,人類移居“空中堡壘”——方舟之中。
方舟乃是全人類共同打造的一座“城市”,更是地球未來的希望。這座“城市”疆域之大足足遮蔽了整片空,由磁懸浮技術支持懸浮在地表百公裏之上;近百年來,各國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空重新回歸了湛藍,空氣也改善了不少,更難能可貴的是,動植物在技術突破的支持下也能夠在這方舟之中生長,甚至還有不少山川河流在方舟上得到了“新生”,地表之上也就再沒有了生命跡象。
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戰後百年的方舟終於取代了世界供養著萬物存活下來。
這樣一幅場景相對於戰爭之前,看起來似乎更加祥和;但方舟仍然處於一層透明能量罩之中,以防輻射損害這方新的“地”;再看那些從方舟之上延伸到地表之下的各種管道,地底的能量“養分”就是通過這些管道源源不斷地供給方舟運轉,離開了這些管道,怕是方舟也支撐不了多久了。
另一方麵,由於大戰減少了大量人口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國的實力,夜幕之下,這方舟之中又活躍著不少黑惡勢力和各種見不得光的勾當。
離開地表生活在方舟之上後,世人正式將地表稱之為:廢土。
廢土之內的區域劃分仍然保留著戰前的國家分界線,由相對應的國家進行恢複性治理;同時,聯合國搭建國際科研平台探索星際航行技術,以尋求其他可能移居的星球。
廢土之地華夏屬地,原先本屬山西的行政區域內,一座礦山萬米之深的地底之下:
一塊巨石上貼滿了符咒,被四麵八方的鐵鏈緊緊栓在空洞的山體內部,懸空而立的巨石不知存在了多久,但根據鐵鏈的腐蝕程度和符咒的破敗上來看,這巨石存在的時間起碼不低於千年!
“哢!”
突然,這巨石左右晃動了起來,因年代久遠早已鏽蝕不堪的鐵鏈也連帶著發出一連串的哢哢聲之後便連續繃斷,那些文字早已模糊不清的符咒也紛紛在一簇簇“鬼火”之中化為飛灰四散而去。
“砰,隆!”
巨石猛然間砸在了下方的空地之上發出了一聲悶響,方圓百裏的廢土隨之一震,不少地表更是裂開了一些寬窄不一的口子。
“滴!滴!滴!”
遠在方舟之內的山西地質監測局內,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了起來,“警報,警報,廢土區域發生五級地震,檢測到有生命跡象活動。警報,警報……”
人工智能的聲音在監測局的空間裏響起,播報而出的廢土情況卻瞬間“點燃”了眾人,一群人立馬震驚,繼而沸騰,手忙腳亂地進行記錄,通過機器、衛星調動著畫麵或者是急急忙忙趕去找長官彙報情況了。
在科技異常發達的當下,五級地震自然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廢土之下那些自動工作的器械,這些東西可不便宜:但真正能夠讓這些工作人員如此慌亂的,卻是人工智能彙報出的那一句生命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