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鴻儒續儒宗,存滅欲轉時風。注經釋傳弘孔孟,格物勤修濟世功。
易代遭逢神州劫,子孫四散似流星。輾轉江西遷湖北,擇地彌陀山衝。
彌陀地避大別山,群山聳秀碧水環。唐朝古寺叢林裏,暮鼓晨鍾不絕傳。
出入深山有古道,道旁店鋪緊相連。山深市遠民風樸,耕讀傳家勝桃源。
寺南數裏花木森,三麵山環樹成蔭。引水辟田忙耕種,勤儉人家易富殷。
農閑課子讀本草,懸壺濟世苦用心。數代辛勞終紅火,眾口爭傳百草林。
明清之際兵火凶,康乾盛世百廢興。縣城聳起魁星閣,書院琅琅讀書聲。
儒風佛雨滋潤久,禮義廉恥耳邊縈。貧窮尚且促苦讀,殷實尤望博功名。
降文星在熙湖,太和殿上爭傳臚。卅載兩魁下羨,一榜三人世間殊。
文楷嘉名傳宇內,燕生禦街走白駒。五鳳齊飛排雁陣,父子聯翩入仕途。
行醫樂善明世事,延師課子不含糊。一門弟子爭發憤,濟世豈止在懸壺?
弟兄次第榜上聞,佳訊傳回喜滿門。雙雙供職翰林院,百草林中歲月新。
為兄延薰稱博雅,文章宋後更無倫。可憐鴉片如猛虎,外患正殷帝主昏。
頻頻上書謀改革,國事艱危總掛心。憂憤滿懷摧雙鬢,長使英雄淚滿襟。
弟延熙不阿諛,治腐懲貪幾度呼。但為聖明除弊政,位卑未敢惜微軀!
翰院冷落廿餘載,發妻亡故久鰥居。續娶總督賢侄女,非攀門第愛嫻淑。
雎鳩關關在河濱,紅袖添香兩情深。張氏本是名門女,自度詞曲自彈琴。
奈何兒女春筍出,饑飽溫涼縈苦辛。延師課子勞心力,撫貧濟困善意真。
離京赴任出陝疆,檢選人才堪棟梁。繼任武昌鹽巡道,風塵輾轉到沅江。
索微求隱察民瘼,崇儉戒奢任賢良。裁冗懲貪革陋習,倡捐義賑禦災殃。
臬司審案必躬親,每遇死囚更較真。但得寬宥心歡喜,倘必懲辦色哀矜。
民風強悍崇暴力,滋事尋釁結怨深。開通民智興學校,境內均沾教化恩。
奈何風雨勢如狂,國祚衰頹事乖張。晚年得子沅江畔,意味深長名朱湘。。
洋人猖獗愛妻死,攜幼銜悲返故鄉。嚴師課讀遺厚望,堂堂正正做棟梁。
少年求索海內外,揮灑豪情企國強。不堪夙願成泡影,遠追汨羅蹈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