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士淳(1 / 2)

李士淳,字二何,廣東梅州人,在山西任上好教育事業,他捐助的書院有很多都中舉,甚至還連續三次都有學子考中榜眼。現任吏部右侍郎,東宮侍讀。後人把崇禎戊辰同榜潮州進士李士淳、辜朝薦、郭之奇、黃奇遇、宋兆禴、粱應龍、楊任斯、陳所獻八人稱為“戊辰八賢”。此八人皆忠君愛國,一生都在反清複明。

據傳就是李士淳攜帶朱慈烺回到梅州並開始募集資金積極的反清複明,直到絕望後才削發為僧潛入深山著書。到他68歲時重建鬆江書院珍藏明柞史籍、頌典、約法並以此為反清複明的據點。

要知道明柞史籍、頌典、約法絕對是清朝禁書中的禁書。這麼吧,要是康麻子興文字獄,誰家有這麼一冊那絕對會被滅九族。

韃子為籠絡人士,數次征召他,他都拒絕出仕,直到老死為止。

不過不要以為他是清官,侍郎級別的怎麼都會被劉宗敏敲詐三萬兩白銀以上。他既然相安無事那就明……朱慈烺表示不做評論,反正知道他忠於大明就行。

朱慈烺把馬車中的朱媺娖扶下來順手把周家和其他人給的銀票揣進她的包裹裏。朱媺娖本想拒絕的,朱慈烺瞪了她一眼讓她別亂話。

李士淳家就算再有錢也會被劉宗敏榨的差不多,朱慈烺可不想因為沒錢而耽誤朱媺娖逃命。

這些銀票是晉商票號開的,李自成再二百五也不會把山西人都得罪死,要知道他的隊伍裏山西人簡直不要太多。所以這些錢完全能在京城使用,就算到南方也一樣能兌換出來。

朱慈烺不擔心沒錢安葬崇禎和周皇後,反正曆史上也是昌平一位吏湊00兩才把他們埋進朱慈炤的母親——田貴妃的墳墓。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想著死人?剩下的銀子比曆史上要多的多了。

進入李府,那些守衛就在院子裏隨便坐下,從中午就一直不吃不喝陪著朱慈烺乞討。這一路馬受得了,人也受不了。那位毛將軍更累,他還穿著一身不輕的盔甲呢。

不一會李士淳的夫人出來接朱媺娖,對於這位夫人,朱慈烺還是很尊敬的。據李士淳和這位夫人饒氏是指腹為婚,後來她父親因李家敗落而悔婚又把饒氏許給富商之子。

李士淳當時還是個窮秀才,但性格相當強硬,在饒氏結婚那就前去搶婚,他故意提前把轎子抬到饒府。饒氏也是位幹脆利落的女子,時辰一到二話不就進了李家的轎子。李士淳結婚後在饒氏的鼓勵下中了頭名解元。這件事一度被傳為美談。

李士淳把朱慈烺三兄弟請到書房,那位毛將軍也跟進來要檢查書房。

泥土的地麵隻有一張書桌和一張八仙桌,剩下的就是書架。書房北麵沒有窗戶,三兄弟要逃走隻能從南麵的門和窗戶出去。李士淳也是六十歲的老者,行動也有些不便,他更逃不掉。見書房沒有什麼漏洞供三人逃跑,他就到院子裏準備吃些酒菜。

李士淳把書房的窗戶和門都打開好讓外麵守衛放心,兩人就在把八仙桌子上坐了下來。

這時的守衛還沒放下警惕,他們就聊了些朱慈烺的課業。等酒菜一上來,李繼周和李家仆人開始招呼守衛們喝酒吃飯,外麵就不再關注書房內。

朱慈烺見狀就急切的低聲問道:“老師可有法子逃脫?”

李士淳有些愕然,然後搖搖頭。

朱慈炯和朱慈炤也愕然的看著自家大哥,他們沒想到朱慈烺就這麼信任李士淳。隻是讓他們進來休息下就把這要命的事出來,他們真想問一句,大哥你是認真的嗎?

其實朱慈烺猜錯了,李士淳根本沒門路逃走,也沒錢交贖金。他能回家完全是運氣。

李士淳先後二次被投進監牢,最後一次因為李自成戰敗沒法顧及到被關押的官員,就這樣他才脫身。後來因為被上刑,傷到連路都走不了,還是他的家人一路舟載人抬返回梅州,這也就是所謂“匍匐歸裏”的典故。

知道李士淳不會在這方麵騙自己,朱慈烺內心極度失望。一邊示意兩兄弟吃飯一邊向他問道:“老師能否照顧長平一二?”

李士淳點點頭道:“公主在這,還請殿下放心。臣一定想辦法把她照顧好。”

朱慈烺雖然有些失望但長平能有個歸宿也算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既然李士淳也沒辦法,自己隻能另外再想轍,等死是不能等死的。朱慈烺沒有談下去的欲望就先吃飽喝足再。

正吃飯間,李夫人來到書房,她欲言又止,李士淳站起身來走到她跟前問有什麼事。她背著門外掏出一疊銀票,李士淳見此相當詫異,就問哪來的?李夫人輕聲道是公主給的。

李士淳知道這些銀票很可能是太子向百官借的,太子怕公主受苦而特意留給自己的妹妹花用。他眼睛一酸就忍不住掉下眼淚,擦擦眼淚把銀票收到袖子裏,示意夫人先回去照顧公主。

李士淳走回桌邊用手輕輕碰了碰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