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離開校園(1 / 2)

二十世紀末某年七月,我大學畢業,按照雙向選擇文件精神要求,被分配到西部g省。跟其他同學一樣,自接到畢業分配通知,我在大學寢室開始收拾行囊,簡單地跟各位老師道別,隨即離開校園。

離開校園,意味著離開這座居住了四年的城市,想起未來,不知何時才能重返,或者,今生早已注定,遠離是唯一選擇,心裏不免辛酸和惆悵。

我決定,在校園以外的某個地方,再逗留幾,以一種流浪的心態,從特殊的視角,靜靜地欣賞這座城市的容顏。

購買了一些熟食和礦泉水,我登上一座長著零星灌木和各種不知名野草的山,城市漸漸下沉到腳底。看山下,高樓林立,道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如蟻,偶有一兩聲尖銳的汽笛,劃破長空的寧靜。

我行走在逐漸崎嶇的山路上,偶抬頭,看見高處有一個山洞。洞頂如鷹嘴,向前凸出,像是在叼捉空中的蚊蠅,洞口敞開著,洞內黑魆魆,不見洞底有多深。

我朝山洞走去,右邊的斜坡上下來一個瘦骨嶙峋、勾腰駝背、衣衫襤褸、滿臉皺紋的歪嘴老頭,他悄無聲息地從我身邊走過,我很清晰地聽到他話了,“道是無緣卻有緣,人間正道是滄桑……”

我回頭看他,他已消失在一個斜坡下,隻見斜坡上荒草萋萋,迎風抖動,我才發現,那斜坡其實有點像麵朝城區的隆起墳堆,再細細回想,感覺歪嘴老頭襤褸的衣衫布料與時下不同,是一種深絳紫色的家織粗布。

“裝仙扮俠,故弄玄虛。”我這樣想著,根本不在意。

到了鷹嘴下的洞口,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平地,地麵亂石雜陳,石頭之間偶冒幾根雜草,還有一些不知名動物的糞便,洞兩壁皆是岩石,石壁上掛著蛛網,洞頂偶現鍾乳石,越往深處,鍾乳石越多,再探望更深處,便是黑暗。仔細一聽,隱約有水聲潺潺。

此時,聽到如同人踩踏亂石的腳步聲從洞裏傳來,一會,黑暗裏呈現一男五女。他們十七八歲的樣子,眉清目秀,目視前方,麵無表情。奇異的是,男孩的衣著布料也是深絳紫色的家織粗布!女孩們的衣著繡花畫鳥,五顏六色,光鮮漂亮,但也是清一色的家織粗布的樣子!

他們毫無聲息地從我身邊走過,始終沒有發出一句話,我甚至感覺不到他們走過的樣子。回頭的時候,他們又走過了墳堆一樣的斜坡,早沒了身影。隻見斜坡上荒草萋萋,迎風抖動。

“可能是踏秋的男女青年。”我心裏這樣判斷。

夕陽落山,色漸暗。離開校園,我已形同漂萍,了無居所。既是短暫停留,也無租借房屋的必要。欲住酒店,奈何囊中羞澀,空無餘錢。與其進城棲居人家屋簷之下,不如在此安居一宿,我決定在山洞裏過夜。

我從背包裏掏出塑料袋裝著的餅幹、鹵豬腳和礦泉水,放在石板上,慢慢啃嚼起來,悠閑地對著西山,看見晚霞從樹梢上沉墜到山的另一麵。

人生最放鬆的階段,莫過於大學畢業季,既已無學分壓力,又確定了就業去向,無生計擔憂,隻有勇登事業高峰的躊躇和對去向地域未知的淡淡迷茫。此時此刻,正好回味,也便憧憬,我想起了雨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