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身便服躊躇滿誌地走在濟南的大街上。
此時的濟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幅繁華的景象。
乾隆不禁有些得意,這就是盛世啊,是朕的盛世,是大清的盛世。
他抬頭望望天,皇爺爺、皇阿瑪你們看到了嗎,朕沒有辜負你們的期望,大清在朕的治理下已然走向了鼎盛。
乾隆這次出巡,活動不可謂不豐富。
他們一路上遊山玩水,先到了山東曲阜,遊覽了著名的孔廟。
在孔廟舉行了盛大的釋奠典禮,還謁了孔林。
接著,他們又登上了東嶽泰山。皇後在碧霞宮還了願,乾隆和太後也在碧霞宮拈香,為大清祈福。
這一路下來,皇後的心情看起來好多了,乾隆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
這一天,他們來到了濟南,乾隆便換了一身便服,帶了幾個隨從出門,打算將他那個老相好夏雨荷帶回宮中。
福倫是跟隨乾隆出來的幾個隨從之一。
他是包衣出身,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是雍正年間的進士,也算是天子門生。
他這個人,書讀得還不錯,但做事不行,做人也差點意思。唯一的擅長的就是溜須拍馬,欺上瞞下。
由於是欽點的進士,雍正一開始還挺看好他,安排給他一個不錯的差使,想好好培養他。
但是很快,雍正發現此人很不靠譜。做事顛三倒四不說,還仗著他肚子裏那點墨水歧視同僚。
自己問他差使辦得如何,他隻會拍馬屁,意圖在自己眼前蒙混過關。
雍正大怒,貶他出京去直隸做個縣令。
結果這才去了直隸不到兩個月,直隸總督李衛就上書雍正,彈劾福倫壞法營私,紊製擾民。
雍正派人去查,果然屬實。於是連縣令都不讓福倫當了,直接貶他去皇家馬場養馬。
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福倫去馬場養馬,遇到了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
喜歡溜須拍馬的福倫和好大喜功的乾隆可謂是臭味相投,立馬對上了眼。
從此,福倫就成為了乾隆的鐵杆,乾隆也視其為心腹。
乾隆一繼位,立馬就將他調入朝廷封了個三品。
過了些時日,又找了個由頭升他為二品。
再後來,乾隆經常留宿令嬪寢宮。
一次,令嬪無意中提起自己的遠房表姐就是福倫的正室。
乾隆聽了大喜,自己的解語花跟自己的寵臣還有這層關係,那敢情好啊。
於是,就破格提拔福倫做了大學士。福倫就這麼從一個養馬的小卒一躍成為了當朝一品大員。
乾隆不論去哪都喜歡帶著他,此次出巡自然也讓他隨駕。
不得不說,福倫還是很有眼色的,乾隆躊躇滿誌的表情他看在眼裏,立馬就送上不少馬屁之言,還不帶重樣。
直說得乾隆兩眼放光,心花怒放,高興地發抖。
同樣隨行的傅恒心中卻很不以為然。
傅恒是前察哈爾總督李榮保之子,現任皇後富察氏的弟弟。
雖然出生名門,但傅恒如今的地位可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
是以福倫這種沒有能力,靠拍馬屁上位的人他其實是很瞧不起的。
但傅恒為官多年,城府很深。雖然心中鄙夷,但表麵上並沒有顯露出分毫,反而跟著附和了幾句。
乾隆聽到兩位親信大臣的言語,心中更是暢快無比。
正當他想說些什麼的時候,一匹快馬從遠處疾馳而來,馬上一人滾鞍下馬,快步走到乾隆耳邊,耳語了幾句。
乾隆聽了臉色一變,吩咐左右道:“回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