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是終結(1 / 3)

大約兩個月之後,大周王朝的五萬大軍從長安城的北門出發,浩浩蕩蕩的開往東北方戰場。

這個時候,乞活軍已經不叫作乞活軍了,改名叫做平安軍。因為他們的目的,不隻是為了求活,而是為了平定、安定整個中原大地,整個天下。郭旭已經舉行過禪讓大典,名正言順的成為天下的共主。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出征,討伐石勒的大軍。

一切正如張賓所料。

這個時候,石勒進據襄國,派出兵馬在秋季作物已經成熟的廣平諸顯收掠野穀。

王浚派督護王昌以及鮮卑人段就六眷、段末波、段匹磾等部二十五萬餘兵討伐石勒。而當時,石勒的城牆、護城河還沒有修葺,於是在襄國構築隔城的雙重柵欄,設置障礙以等待敵軍。段就六眷駐紮在渚陽,石勒分別派遣諸將接連挑戰,不斷地被段就六眷擊敗,又聽說段就六眷大造攻城器具。

於是,石勒就問他的那些將佐:“現在鮮卑人不斷地進逼,敵眾我寡,恐怕到時候不能解圍,外援不到,城內糧絕,即使是孫武、吳起再生,也不能固守。我打算挑選將士,在野外列陣與敵決戰,你們認為怎樣?”諸將都說:“應該固守襄國以拖垮敵人,敵人疲憊了自然撤退,到時候再追擊他們,就沒有不勝利的。”

石勒又問他手下的主要謀士孔萇道:“你又認為怎樣?”

孔萇當即說道:“聽說就六眷約定在下月上旬在北城決戰,他們大軍遠來,連日戰守,因我軍勢寡弱,肯定以為我們不敢出戰,精神上必定懈怠。現在段氏各路兵馬的實力,段末柸最為強悍,他們精勇的兵卒都在段末柸處,可不要再出戰,以顯示我們弱小。又迅速在北壘挖突門二十餘道,待敵人列陣防守未定,出其不意,直衝段末柸軍帳,敵人必定震恐,計策也來不及謀劃,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段末柸軍逃散後,餘敵自然潰散。活捉段末柸之後,其他的人就不堪一擊,指日可定了。”

石勒大喜,當即采納了孔萇的計策,並且任命孔萇為攻戰都督,在北城造突門。

鮮卑軍進駐北壘,石勒待他們陣勢未定,親自率將士在城上呐喊。此時孔萇指揮諸突門伏兵一齊出擊,活捉了段末柸,就六眷等餘敵於是逃散。孔萇乘勝追擊,鮮卑軍屍伏地三十餘裏,繳獲披甲戰馬五千匹。就六眷收聚餘兵,駐紮在渚陽,派使者求和,送鎧馬、金銀,並以段末波三弟作為人質而換段末波。

諸將都規勸石勒殺死段末波以挫鮮卑人的銳氣。

石勒獨持異議,沒有殺段末波,他說:“遼西的鮮卑,是強健之國,與我素無怨仇,他們隻不過被王浚所指使罷了。現在殺掉一人,而與一個國家結怨,不是上計。如果放了他,他們必定高興,不再被王浚所利用。”

於是,石勒就接受了人質,派石虎與段就六眷在渚陽立盟,雙方結為兄弟,段就六眷等人引退。石勒派參軍閻綜給劉聰報捷。於是,遊綸、張豺請求投降做藩臣,石勒正打算襲擊幽州,一心要接納將士,姑且同意遊綸、張豺的歸降,並就地任命兩人為將軍。石勒又派兵進攻信都,殺死冀州刺史王象。王浚又任命邵舉行冀州刺史之職,防守信都。

石勒又收段末波為義子,任命他為使持節、安北將軍、北平公,讓他回到遼西。段末波感激石勒的大恩,一路上每天朝南拜謝三次,於是,段氏一心歸附,從此王浚的威勢漸漸衰弱。

之後,王浚聽說郭旭在長安得到司馬鄴禪位,成為天子,立即就假立太子,設立行台,自置百官,更打算自立為帝。

石勒卑躬屈膝的假裝向王浚請降歸附,在王浚派來的使者麵前,更加故意以弱兵示之。然後,奇兵突出,突然連夜向麻痹大意的王浚發動了攻擊。王浚手下精兵盡沒,而王浚自己,也被石勒活捉並斬首。

此戰,石勒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將王浚引以為傲的鮮卑騎兵打得落花流水,服服帖帖,一舉將曾經強大的王浚徹底摧毀,一時間名噪天下,風頭幾乎可以跟郭旭想必了。

然而,正如張賓所料,石勒雖然打敗了王浚,但是自己也是元氣大傷。